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分层制靴子落地 新三板两周大涨12%

2015年11月24日 07:12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赵阳戈

  如果直到现在,你都还以为新三板是“吴下阿蒙”,那就真的OUT了。

  虽然从4月初开始,新三板便先于A股进行调整,且调整幅度和时间都超过了A股。但从如今超过4200家公司的板块规模,以及指数两周多时间累积上涨超过12%的情况来看,新三板正在迅速恢复人气。更重要的是,众盼已久的分层制逐渐浮出水面,这对于改善新三板流动性来说,显然是个莫大的利好。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分层制是一把“双刃剑”,会令投资呈现冷热差异化。而从当下新三板的成交情况来看,做市转让明显受到追捧,而协议转让较之前更为清淡,这与上述说法不谋而合。

  新三板流动性大幅改善

  在调整数月之后,近期新三板迎来强势反弹:三板成指(899001)11月4日收盘点位还在1336.34点,而11月20日就已达到1429.53点。两周多的时间里,累计上涨了6.97%;更强悍的三板做市(899002),11月4日到11月23日的累计上涨幅度达到12.89%。尤其是11月23日当天,指数大涨了3.64%,远远强于A股指数的表现。

  23日的数据显示,新三板共有849只股票成交,共计成交了1.55亿股,成交笔数9277笔。其中做市转让660只,协议转让189只,涉及金额共计17.14亿元,而这一数字较11月4日的7.74亿元有了大幅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1月23日和11月4日做市转让的成交金额分别为14.27亿元和3.92亿元,而协议转让的成交金额分别为2.87亿元和3.82亿元。从中不难发现,虽然新三板整体有了回暖的迹象,但做市转让和协议转让的活跃度分化明显。

  为何做市转让和协议转让会产生如此大的分化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1月20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告,这可能是重要原因。

  警惕各层级“冷热不均”

  随着公告的发布,新三板分层制度渐行渐近。

  据《意见》中第四条“实施全国股转系统内部分层和差异化管理”,将针对挂牌公司差异化特征和多元化需求,实施市场内部分层,提高风险管理和差异化服务能力,降低投资人信息收集成本。现阶段先分为基础层和创新层,逐步完善市场层次结构。全国股转系统应坚持市场化原则,研究制定分层具体标准,设置符合企业差异化特征的指标体系,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需求。建立内部分层的维持标准体系和转换机制,实现不同层级挂牌公司的有序流动。按照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在市场服务与监管要求方面,对不同层级挂牌公司实行差异化制度安排。

  从上述内容可知,虽然分层仅仅为“基础层”和“创新层”,较之前传闻分三层有所不同,但这无疑是新三板制度的一大进步。华泰证券点评称,分层利于优中选优,差异化分层给予投资者更好导向。实施内部分层,现阶段先分为基础层、创新层,日后逐步完善层次体系。通过不同分层导向进一步激活市场,差异化分层利于优胜劣汰,赋予好企业晋升机制。

  对于新三板定位问题,《意见》首次明确“坚持股转系统的独立地位”。民生证券认为,今年A股巨幅震荡期间,三板成指、做市指数也连续下挫,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新三板独立市场地位有必要逐步确立。新三板市场并非过渡场所,而是一个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独立市场,新三板市场活力将进一步被激活。同时,放开35人的名额限制,也就是允许公开发行,为转板提供了前置条件。意味着新三板公司向创业板转板机制将突破现有“形式上转板”的窠臼,实现“实质的转板”。

  但与此同时,分层管理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财经评论人皮海洲认为,“分层管理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在新三板市场实行分层管理的情况下,进入“基础层”的挂牌公司就会受到投资者的冷落。这对于那些业绩平庸、企业发展缺少成长性的公司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一说法似乎与目前新三板活跃度的微妙变化有点契合,因为做市商愿意为其做市的企业,自然也有其吸引人的地方。与此同时做市商数量越多,活跃度越高,也说明关注的人越多。也因此,皮海洲还称“在实行分层管理的情况下,如何让在‘基础层’挂牌的公司不被市场冷落,这是新三板市场需要直面的一个现实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那么2015年新三板出现的‘挂牌热’就会降温。”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25位新三板董秘的“信披”烦恼      2015年11月23日
  • · 巨额资金等待叩关新三板      2015年11月23日
  • · 新三板分层管理是把双刃剑      2015年11月23日
  • · 新三板有望转板创业板      2015年11月2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