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荒”:高收益神话成追忆
“资产配置荒”俨然成为资本市场近期最受关注的热词。
此时此刻,股市的动荡还在持续,债券收益率明显下行,大宗商品仍处漫漫熊途,新一轮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潮再起,数以万亿计的资金似乎无处可去,以致“现金为王”成为不得已的最佳投资策略 .
“资本配置荒应该理解为,稳赚高收益的时期正在成为过去。这种不确定的增加,一方面体现为A股牛市暴跌后又进入了大幅波动时期,投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体现在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提升,投资者需要在风险和收益间抉择,这种抉择令人感到左右为难,无所适从,产生‘无处可投’的‘荒’的感受。”有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悉,目前大量的资金在寻求资产配置,而当前符合预期回报的资产较为稀少,机构寻找资产成为当前难点。如中金公司所言,市场的矛盾开始变为,资产回报预期仍高,但高收益资产却在大幅收缩之间的矛盾。
分析人士指出,金融资产的供给离不开旺盛的融资需求,而在经济增速下行的当下,整体投资需求较弱,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均呈现风险溢价过于低廉的状态,在经济结构转型、传统部门信用融资需求不断下降的过程中,“资产稀缺”的烦恼可能会持续很股灾之后资产重配推动债市走牛
A股6月中旬以来出现的连续大幅调整,大量资金持续逃离。融资融券余额由22730.35亿元的历史高点急剧下行至上周触及的年内低点9356.03亿元,上证综指成交金额从6月初的9300亿元下降至2100亿元,股市交易量大幅下降。
与之相对应的是,伴随着风险偏好大幅降低,资金持续从股市回流债市,引发债券市场的火爆行情 。海通证券指出,8月股市再度暴跌,避险情绪+货币宽松再启的背景下,理财横扫债市,推动需求。8月广义基金债券总体持仓量显著增加2025亿元,8月券商持债量增加217亿元。
市场人士指出,大类资产重配是7月以来推动债市牛市行情的一条主要逻辑,即A股市场出现明显调整和剧烈波动,配合弱势经济基本面,打压市场风险偏好,加上IPO暂停、场内外融资业务萎缩,无处安放的资金大量回流固收类资产。
据悉,债券市场的存量托管规模在8月底已经超过42万亿,年同比增速高达25%,这一水平是整体社会融资总量的增幅的近两倍。以公司债为例,今年前8个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共计发行514只,发行总规模约为2762.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28只829.2亿的规模,在发行只数上增加了56.7%,而规模上更是大涨233.2%。仅8月份,公司债发行量就达到112只,共1040.2亿元。
混沌天成期货研究员季成翔告诉记者,股灾发生以来,从资产轮动角度来看,资金部分流入了商品和债券市场。就债券市场而言,更多资金主要集中在信用债、企业债和金融债上面,这情况在7月底股市企稳后更加突出,整体感觉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而在8月上旬央行改革汇率形成机制之后,资金部分换成美元流出银行体系。
“这些资产相对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是,一来风险相对股票较小,投资收益在债券市场里相对较高,如若换成美元则能规避人民币内部的风险。二来股市的财富效应减弱,那么势必会引导部分资金寻求相对可靠的高收益。追求其他市场中相对高收益的产品就成为一种选择。”季成翔说。
据平安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执行总经理石磊介绍,目前固定收益市场上已经出现大量资金追逐少量资产的情况,信用质量较好的固定收益资产成为抢手货,债券市场表现的尤为显著。今年年初至9月4日,债券市场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已经达到4.4%,信用债指数收益率超过5.8%,以普遍的两倍杠杆计算,信用债投资收益率已经超过11%,这样的收益水平已远超A股指数的表现。
债券收益下滑 “资产荒”来临
“近期债市出现了震荡和波动的局面,跟投资者聊下来,普遍的感觉是,当下的债券收益率实在是太低,根本下不去手,大家都在等市场调整。”兴业证券分析师表示,随着资金的不断涌入,加上宏观因素的配合,许多债券的收益率已经创下新低,但3个月的理财收益率当下仍然在4.7%的位置,委外资金的收益率普遍在5%以上,这使得投资者非常的困扰,因为成本和资产收益率的倒挂,使得投资者必须要通过加杠杆来获取更高的收益,但汇率的不确定性又给流动性带来波动。
纵览过去3个月,由于股灾引发各个市场大幅度波动,不管是从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的赚钱效应均不明显,资本的回报率出现了明显的下行,随着融资需求的下降,以及货币端的持续宽松,金融资产的稀缺性正在不断显现。整个市场高收益产品难觅,众多机构开始提及“资产为王”、“缺资产”或“资产慌”,并普遍保持着一致的低仓位,二级市场成交量大为减弱。
“最近,收到了来自于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公司包括散户大妈们等各类投资者抱怨,您说钱该往哪投啊?最近股市波动太大,债市绝对收益率这么低,PPP还不规范,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不敢碰,而一线城市房地产房价收入比太高、租售比太低似乎也不靠谱,您说钱该放哪呢?对此,我只能说,欢迎步入‘资产配置荒’时代。”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在最新研报中表示。
国信证券近日在固定收益市场路演时也发现,以基金、保险、券商资管、银行类的机构,当前普遍反映资金流入组合的压力加大,而寻找合适资产的难度加大。伴随着股票配资活动的停止以及IPO的暂停,大量资金流入了公募类或专户类组合中,其中前期专注于IPO打新的资金当前多数停留在货币现金类组合中。大量的资金在寻求资产配置,而当前符合预期回报的资产较为稀少,机构寻找资产成为当前难点。
方正中期期货宏观与股指研究员相阳告诉记者,经过数次暴跌后,当前股票市场情绪不可谓不紧张,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已纷纷逃离股市,而来自监管层的不确定性又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投资者分散风险的意愿十分强烈。而在基本面没有出现好转迹象的前提下,需求端承压使得大宗商品市场始终在底部徘徊,难见趋势性行情,缺乏对资金的吸引程度。而美元的持续走强和人民币上调中间价使得部分投资者存在人民币贬值预期,换汇意愿较强。
对于资产配置荒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中金公司分析员张继强认为,股市衍生资产收缩引发的再配置是主线(没想到连量化产品都躺着中枪),金融资产供给的快速收缩甚至消亡是“缺资产”的主因。“股灾之后,我们迎来近年来第一次真正的‘缺资产’。市场的矛盾开始变为,资产回报预期仍高,但高收益资产却在大幅收缩之间的矛盾。”
相阳同时指出,传导机制的不畅通一直是影响我国金融市场低效的重要原因,这就导致了很多货币政策落实时并不及预期。而财政政策更多的是创造需求,在刚性的需求和扭曲的利率定价共同作用下,资金往往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所以资本配置的问题一直没有显现出来。但在经济转型的今天,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求端呈现逐渐下行的趋势,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均呈现风险溢价过于低廉的状态。另外,金融产品的匮乏和流动机制的僵化也是资本配置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股债期汇避险资产仍为首选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按照经济增长与通胀的不同搭配,将经济周期划分为复苏、过热、滞胀、衰退四个阶段,并由此提出对股票、债券、商品、现金等的大类资产投资策略。
“2013年后,全球跌入了经济降速、通胀回落的大周期,而这是过去30-40年不曾出现过的,因此以1974-2004年的美国经济、金融数据演化生成的美林时钟自然失效了。”北京新工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宏观策略研究员张静静认为,美林时钟的失效仅仅说明大类资产轮动的逻辑发生了变化,但大类资产之间仍有轮动关系。比如股票和商品不被看好的阶段,固定收益类产品就自然成了相对好的投资标的。而在美元备受全球追捧的阶段,包括贵金属在内的多数商品很难出现大级别的反弹甚至反转行情。
综合机构观点来看,在经济企稳预期屡屡落空、经济较低增长与较大波动可能持续较长时间渐成市场共识的情况下,经济基本面仍给予债牛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全球资本市场汇率波动超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下跌,A股暴跌后IPO重启担忧降温,机构缺乏资产配置渠道并未发生改变,具有较高安全性和较低波动率的债券资产仍是大类资产配置的首选。
“近期信用债供给持续放量,且伴随着发行利率地不断下移。表明在实际利率回落且已为负值的背景下,加上信用违约风险可控性的上升,配置资金对信用债的需求旺盛,供给压力不足为虑。”张静静认为,债券牛市逻辑还在,而未来半年内债市的风险或在于股市是否调整到位重现反弹。她预计,明年一季度股票市场可能重新回暖,毕竟这意味着多数股票已经到了白菜价,即便只靠分红也能跑过很多理财产品了。
光大期货研究员钟美燕也告诉记者,从美林时钟来看,在“滞涨”阶段,持有现货和防守性资产是较为关键的。一方面股市处于熊市结构,缺乏较好的投资效果,对于对冲资金来说,又缺乏合适的做空工具。而期债目前的市场流动性有限,从长期配置的角度来说,债券确实是较好的投资标的,但对于市场资金投资分流效果有限。其次较好的投资标的是一线城市的房地产项目,从资本回报比角度来说是较为乐观的,这也配合了前期的房地产限购相关政策的放松。
相阳则认为,经过大幅度的估值修正后,股指正逐渐靠近合理的估值区间,这是十分积极的。此外,“闪电熊”将大量的低风险资金逐出市场,配合债市的逐渐回温,这将有助于债牛再起,进而进一步压低长端利率,这将更有助于实体经济的企稳,反哺股市。但这需要较长时间的传导,短期来看,美元无疑是最好的避险品种。而在经历长时间的蛰伏后,商品市场蠢蠢欲动,加之原油有回升之势,四季度可以关注大宗商品的反弹机会。
“所谓的‘资产配置荒’其实就是一种投资机会。”银河期货研究员胡明哲表示,目前虽然中长期债券市场最佳的布局时间已经过去,但是只要政府紧守7%的GDP增长底线,中长期债券市场的慢牛格局就仍会持续。建议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上重债轻股,债是指中长期债券,股最好是通过港股通购入红筹股或其他高股息的类债股。
(责任编辑:邢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