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互联网理财市场巨头们争相取悦 我该信谁?

2015年08月24日 07:54    来源: 北京晨报    

  收益率高的产品基本都抢不到  

  互联网巨头又来了!在互联网理财市场,巨头们希望能够续写此前类似“余额宝”的神话。

  两年前,余额宝一炮走红,不仅打响了互联网金融与银行理财之间的战役,也掀开了互联网金融的辉煌时刻。一时间,各种宝类产品竞相出炉,就连曾经从不正眼看待互联网金融的银行家们,都为之震撼。

  两年后,余额宝的风光不再,P2P高额的收益锋芒也有所消减。这两年来,草根理财平台反复更迭,互联网巨头平台在一段时间内似乎沉寂了许多,尽管时不时推出一些理财平台或产品,但备受人们期待的“余额宝第二”,却迟迟没有到来。

  不过,2015年的8月份是个不寻常的月份,或许是因为经济走向有了新的变化,抑或许是因为巨头们又嗅到了更多的商业机会,8月份推出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不少大公司直言,要帮助小白们进行资产配置,将原本仅属于传统银行私人银行部门的高大上的业务,也拉低至百姓的理财餐桌前——尽管,现在这仍只是个概念而已。

  保险系的理财终于可以重出江湖了。在银行理财产品、P2P平台以及货币基金收益率纷纷沦陷之后,保险系的投资品似乎迎来了春天。不难发现,无论是京东、蚂蚁金服还是微众银行,贩卖的高收益定期产品多是诸如万能险、养老保险等保险类理财产品。更有甚者,一些保险公司也开始学着互联网金融的“葫芦”,画出自己理财模式的“瓢”,向投资者推销着保险系理财产品。

  面对这些新兴的理财渠道,投资者目前还鲜有人将大额资金存放与此。而这些新推出的平台似乎也并不着急在第一时间赢取更多的客户:更多的产品仍在研发之中。最终是否能够一鸣惊人,还有待时日验证。北京晨报记者 姜樊

  巨头系

  耳目一新的产品尚未出现

  今年下半年,互联网金融巨头们似乎都在忙着一件事——上线自己的理财平台:京东金融上线小白理财以及京东金融APP,蚂蚁金服上线蚂蚁聚宝APP,腾讯则联合推出微众银行APP……瞄准的都是年轻人的理财阵地。

  不过,无论以上那种新型理财APP,投资者给出的评论均逃不出“颇感失望”。因为目前而言,除了几款以前就有的理财品外,并没有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产品出现,比如曾经被多次提及的余额宝资金炒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资产配置方案的功能等均无体现。

  “未来,你可以输入理财目的,系统就可以直接推送你理财资产配置的建议。”在蚂蚁聚宝发布会上,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直言,目前一些功能仍在继续完善之中。而京东金融也在上周推出相关概念,但至记者截稿时,京东金融的APP上仍未能看见相关产品出现。

  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对资金的争夺,也成为制约互联网理财发展的客观因素。北京晨报记者体验发现,不少互联网理财APP的投资金额仍然受限于银行单笔及每日最高转账额度。

  比如京东小白收益率为5.4%的活期理财,仅支持中行、农行、工行、建行、招商、光大、邮储等7家银行卡转账。其中,工行每笔转账限额仅为5000元,每日转账限额为5万元;而邮储每笔与每日转账限额均为5000元。

  而一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则需要限时抢购才能得到,对于购买金额上限,会注明“受到第三方渠道的限额限制,具体限额每家银行不同”。

  北京晨报记者 姜樊

  P2P系

  “先看爹,再出手”

  虽然在股市上亏得一塌糊涂,但勇敢尝试的白领孙琳在与P2P平台打交道时运气还不错。一年多来,孙琳尝试过三、四家P2P平台,投资金额近10万元,平均收益超过12%。谈起投资理念,孙琳告诉北京晨报记者12个字,“先看爹,再出手,分散买,短平快。”

  “我一开始是在爱钱帮上买,因为一个创始人是我闺蜜的高中同学,想着不至于杀熟。”虽然理由挺荒唐,但尝试过几个项目后,孙琳从对人放心变为对平台放心:每个月都能定期收到利息到账短信,整个团队靠谱,普遍都是高学历,做事风格低调务实,项目收益比较稳健,不断创新。背景也靠谱,管理团队具有银行、投行背景,获得盛大资本千万注资,接入徽商银行进行资金存管,这些新闻的挖掘都让孙琳投资的胆子越来越大。

  自此以后,孙琳在挑选P2P平台时会“先看爹”。“大树底下好乘凉,我觉得这句话尤其适合现阶段的P2P行业。”几个月前,朋友向她推荐了一个名为众信金融的P2P平台,后来得知这家平台是国资系的,专注环保清洁领域,投资标的也多跟清洁能源相关,孙琳就尝试购买了一些。陆金所也是朋友推荐的,得知其“干爹”是平安集团,资金雄厚,孙琳也跃跃欲试。

  虽然有的靠爹,有的是朋友背书,但孙琳还是不敢把打算买房子的钱去投资P2P。她的投资理念就是分散买,先看平台,再挑项目。每个平台的投资金额不超过5万,更青睐半年左右的短期投资。“也有好多平台收益挺高,但我对那种喊口号的风格不能适应。”孙琳表示,像那种拼命拿钱在电视台砸广告,营销方式跟传销似的,注册过之后便天天被客服打电话骚扰的平台,反而会让她产生逆反心理。“中国人一般借钱都是悄悄地借,不声张。喊的口号越响,越坑爹,死的越快。”

  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

  保险系

  高收益产品遭哄抢

  “遇到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就且买且珍惜吧。”随着股市的震荡加剧,洪雯开始把目光聚焦在理财市场。

  在理财的道路上,洪雯并非新手。但投入股市的资金损失了40%左右后,她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都变得有些保守了。“我会分散购买很多种产品,不会把钱都压在一种产品上。而且也不会购买收益率太高的产品,收益高往往风险就越大。”洪雯向北京晨报记者介绍,自己偏向于购买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或有第三方担保的产品,“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比较低,我买了一些陆金所、人人贷的产品,陆金所的产品我会选择有平安作为第三方担保的产品。”

  8月18日,电商促销大战,互联网金融也加入战局。平安趁机吆喝,整合了平安集团旗下23家公司,推出保险、银行、投资、互联网金融等业务的40款产品。平安银行、平安人寿、陆金所都有高收益理财产品参加活动。例如财神节14日专项产品,年化收益率可达10%;平安银行“快e盈”,最高年化收益率8.18%……

  “收益率高的产品都抢不到。比如金科回本立升产品,预期年收益11%,5万起投,一下子就被抢光了。年化收益率8.18%的平安银行‘快e盈’也没抢到。”洪雯表示,在平安此次推出的产品中,收益相对较高,不过期限也短,“有的产品只有15天,如果做短期理财还是可以考虑的。”

  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理财遭到“哄抢”。北京晨报记者从平安集团了解到,8月18日当天,平安银行“财神节”零售优选产品、回本立升、平安财富宝三款产品不到20分钟即售罄。

  北京晨报记者 杨奕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互联网理财市场巨头们争相取悦 我该信谁?

2015-08-24 07:54 来源:北京晨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