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断档打新基金急寻出路 专家建议有选择性赎回
上周末,新一轮IPO暂缓发行的消息让股民大舒一口气,却令一众打新基金的基金经理和投资者陷入“断粮”的窘境。据了解,目前,各家旗下有打新基金的基金公司都在忙着商讨相关应对方案。由于打新基金要转门换庭,专家建议,基民暂时别太着急赎回,稍后有选择性地赎回,而分级打新基金则面临一定风险。
投资标的或改变
“上周末做了方案,今天开会等领导拍板。”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市场各方都在忙着盯盘时,一些有打新基金的公私募基金公司还要兼顾开会商讨、与客户沟通制定打新基金的应对方案。
事实上,今年以来,打新基金以近似无风险的收益成为最受投资者追捧的基金种类,更是部分基金公司开疆拓土的主力。
据同花顺数据,目前市场中有多达300只较为典型参与打新的公募基金,其中无论是老打新基金还是新成立的打新基金,规模均在二季度有明显的增加。截至6月30日,打新基金净值规模步入百亿级别的超过60只,更有4只基金规模突破150亿元大关。
而暂停IPO却让打新基金面临突然断粮的尴尬,转型迫在眉睫。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打新基金转型成股票型基金的可能性并不大,后续仍将主打低风险。
“可能各个产品的转型方案并不一致,完全取决于与客户的沟通情况。”据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介绍,有些机构本来想抄底,正好可以借这个资金进入市场,有些客户偏稳健,希望将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债券,像保险机构则是希望获利退出。
私募基金同安投资总经理陈东升则表示,预计暂缓发行不会是长时间的暂停。目前已经跟客户等多方面沟通,可能会对投资标的做一定调整,加入债券、分级A等产品。
“即使转型做债券也不见得比银行理财低吧?流动性更好些。”华南上述基金公司人士指出。
可以选择性赎回
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建议,打新基金持有人暂时别太着急赎回。
“前期,在股票市场行情暴跌的过程中,打新基金所持有的已中签新股也多有下跌,此时如果大家着急赎回,鉴于资金到账的时间多为两三个交易日之后,当资金在途的时候,反而有可能会错过此次股票市场行情大概率回涨的行情。”王群航分析称。
不过,王群航同时建议,稍后可以考虑做有选择性地赎回,毕竟新股IPO已经暂停了。王群航表示,4500点的具体目标可以被看作为第一个值得提高警惕的地方,即开始为打新基金思考“人生”的地方。
具体来看,王群航建议,对于基金经理有权益类管理背景的基金,可以考虑继续持有;对于在混合基金中细分类型为保本基金的打新基金不必赎回;对于前期收益率不高的打新基金;对于新股中签不多的打新基金,对于规模高于50亿元的打新基金则赎回。
而另有分析人士建议,打新基金持有人当务之急应该是和基金公司积极沟通,了解自己购买的产品未来的投资策略会做出怎样的调整,这样的调整是否符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最终决定是否赎回。
此外,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人士提醒,如果新股暂停6个月,对分级打新基金将是一个灾难。对于成立较早、有一定收益的打新基金来说,未来该如何走,显然也不是一个轻松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乔宇)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