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积金“认房不认贷” 改善型购房者受益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昨天下发《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再次调整北京公积金贷款政策。专家解读这一次调整,将使部分首套自住房和改善型购房者受益,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
根据《通知》的最新要求,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房屋交易权属信息查询系统当中显示无房的借款申请人,执行首套自住住房贷款政策,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贷款最高额度是120万元。借款申请人虽然办理过住房公积金购房提取或个人住房贷款,但通过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房屋交易权属信息查询系统查询名下无住房,购买自住住房的,执行首套自住住房贷款政策,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贷款最高额度是120万元。
通知还指出,购买第二套普通自住住房贷款的发放对象,不再仅仅是限于现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北京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的缴存职工家庭。北京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进一步解释称,本次公积金贷款政策调整,主要目的是落实支持缴存职工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对合理住房消费的支持作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此政策分析称,北京此次公积金政策调整将直接刺激市场需求,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张大伟认为,北京公积金的政策全面改变为认房不认贷,对过去结清的贷款不计算,这对于北京市场来说,大部分改善型需求都有使用公积金的可能性。(记者刘天思)
(责任编辑:关婧)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