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芝麻信用借贷不妨也支持小微创业
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日前宣布,近期将接入“好期贷”和“借呗”两款信用贷款产品,用户凭芝麻信用分可进行贷款及提现,个人最高贷款额可以达到5万元。
对于一些短时间内急需资金的消费者来说,芝麻信用推出的这两款金融消费借贷产品能够救急,是一种贴心服务,有利于促进消费的活跃。同时这两款产品又是以个人信用为依据的,所以也可以促进个人守信,从而产生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的积极作用。
就目前来看,蚂蚁金服推出的“好期贷”和“借呗”两款新产品,以及在此前推出的“花呗”,都是为消费提供方便的,它对于促进内需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这种以个人信用为基础提供借贷的金融创新,还可以延伸出去,在推动个人创业方面发挥作用。目前,政策层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多有期待。而民众创业首先需要启动资金,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需要的正是几万元这种及时雨式的支持。但是,这种小额信贷又是大银行不屑从事的,在这个时候,类似蚂蚁金服开发的这种金融创新产品就能大受欢迎。
因此,对于蚂蚁金服来说,有必要将其开发的信用借贷扩展到支持小微创业,这对于其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也是有好处的。当然,目前蚂蚁金服推出的信用借贷,以借贷人前期的消费信用为依据,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借贷的安全,而当信用消费延伸到小微创业以后,由于借贷人尚未在创业方面建立起可资参考的信用,使借贷评价无从体现。这就需要借贷企业积极创新,比如允许借贷人以家庭资产作为担保等。
开发能够支持小微创业的小额借贷,还需要政策面的积极支持,管理层要克制运用叫停手段来制止创新的冲动,应加强事中监管,在创新产品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以后帮其改正,建立起合理的制度,既保证借贷市场的安全,也能以此来推动小微创业的发展。
□周俊生
(责任编辑:魏京婷)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