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高送转是馅饼?还是陷阱?

2015年01月17日 09:03    来源: 北京晨报    

  主持人:刘畅

  随着年报密集披露期的到来,市场关注的高送转题材再度成为热门话题。今年上市公司的高送转尤其劲爆,虽然年报尚未公布,但截至1月15日,沪深两市已有46家公司提前发布分配预案,赛象科技、隆基股份、金科股份等公司分别推出“每10股送转20股”的土豪式分配预案,令人咋舌。对股东来说,高送转只是代表一块蛋糕分成几份,不会对所有者的权益造成任何影响,只是股东权益的内部调整而已。大家眼中的“高送转”,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业绩增长追不上股本扩张

  良好的业绩是上市公司推高送转方案的基础。但也有例外,一些公司急于推出高送转方案,是为了用股价的上涨粉饰盈利滑坡的事实。股本规模扩张过快,而业绩增长却跟不上股本扩张速度,今后的每股收益也将会被稀释。

  ■综合信息

  部分业绩下滑的上市公司都“逆势”推出高送转预案。通光线缆业绩预告同比下降5%-30%,2014年12月底却推出“每10股转增15股派1元”的2014年度分配预案;科力远2013年净利润扣非后亏损,2014年度却“每10股转增8股”;闽发铝业2014年前三季度盈利滑坡34.08%,却推出“10股转增15股派2元”;金科股份201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28.57%,也推出“每10股送6股转增14股派1.5元”的高送转方案。

  ■财经作家 曹中铭

  沪深股市以往的经历证明,高送转常常留下“后遗症”。一是高送转公司股价遭市场大肆炒作后,先知先觉者在高位派发筹码;二是高送转后上市公司总股本放大,如业绩增长跟不上股本扩张速度,今后的每股收益将被大大稀释,导致原来业绩不错的股票变成绩平股甚至绩差股。如果仅有股本的规模性扩张而没有业绩保证,这样的高送转除了迎合市场炒作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呢?

  为大股东减持铺路

  很多高送转概念股,在除权除息之前都会得到市场的疯狂炒作;在除权除息之后,也会走出填权行情。但是,这都是表明的繁荣,在市场一片欢腾的同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却在背后悄悄地减持。高送转已经成为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的最好利器。

  ■综合信息

  2014年,很多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都与再融资和大股东减持相伴而行。例如,联建光电、亚太科技、永大集团、首航节能等,上市时间都在2010年至2012年,大股东股份解禁不久或临近解禁。金科股份在2014年12月完成定增2.2亿股的再融资后,实际控制人又抛出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5亿股的计划,随后推出“每10股转增14股送6股派1.5元”的高送转方案。

  ■股友 杨勇

  在公布高送转方案的公司中,不少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尤以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居多,这些人持股数量多,通过高送转推高股价,受益也最多。如果说高送转为减持做了掩护,对定增的作用就是护航。此外,解禁后进行的送转股不算限售股,不属于征税范围,还能为大股东日后减持省下一大笔个税,可谓一举多得。

  不涨反跌为哪般

  以往高送转题材股被疯狂炒作,但今年的表现明显分化。2014年12月1日以来,上证综指累计上涨24.36%,42只高送转股同期股价仅平均上涨8.77%,跑输大盘。其中,有22只股票不涨反跌,12只股价跌幅超过10%。原来是送股越多,股价涨得也越多,今年却成了例外,福星晓程“每10股送15股”,但12月1日以来累计跌幅达27.2%。

  ■新财富舆情 黄旭

  与往年相比,高送转题材逐渐降温。此前受追捧,主要缘于过去A股“分红少、融资多”的陋习。现在高送转已不再稀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在下降。不要认为高送转概念股可以持续炒作,这只是近期权重股“稍息”阶段的调味品而已。

  ■媒体人 徐伟平

  高送转不吃香,折射出盲目的乱炒题材正在遇冷。在大蓝筹引领的时代中,价值投资开始获得认可,这也成为A股步入新常态后的最大特征之一。始自2014年7月底的这轮牛市,蓝筹股一直是市场的“弄潮儿”,“成长军团”则多数维持“跟涨”状态,表现缺乏亮点。业绩上,价值为王的核心在于业绩为王,而非乱炒题材。

  ■股民观点

  ■股乐同星: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案赔偿机制还不健全,一旦跌入高送转陷阱,受害的还是咱们自身。

  ■蜂鸟资本:别年底高送转红包没抢到,反而踩中业绩地雷。

  ■娃娃的机器人:垃圾股有10送15的,照样暴跌。

  ■黄建:做局者借“高送转”之名炒作股价,或是内幕交易,或是拉高出货,谨防“高送转”陷阱。

(责任编辑:韦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高送转是馅饼?还是陷阱?

2015-01-17 09:03 来源:北京晨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