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基再成香饽饽 基金推热点主题产品备战来年
随着行情一波波的袭来,牛市的脚步似乎渐渐靠近。相比此前卖不动基金的情况,基金销售人员近期明显活跃了,因为市场转好了,基金好卖了,券商的研究人员也比以前更忙了。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基金产品线上的各个链条进行调查发现,在 基金公司发展策略上,非常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偏股类的基金再次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在终端销售上,基金产品方面整体没有增量,但在 理财产品多样化的背景下,机构客户涉足一些风险较高的非标产品。
产品设计偏向行业、主题
市场转好以后, 货币基金收益率出现下降,但货币基金仍然是基金公司增加规模的平台。今年股债双牛,为了业绩和规模均能够平稳增长,一些基金公司也会选择权益类进行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一些大型基金公司权益类产品比较多,所以可能会重点推出个别的权益类产品,而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则会特别提高权益类产品的比重。
基金公司第三季度规模数据显示,在前二十大基金公司的规模表中,在大家全都用货币基金新的互联网工具拉动规模增长的时候, 富国基金和 汇添富基金却用权益类产品实现了规模大幅增长。截至三季度末,汇添富的资产规模为1035.46亿元,富国的资产规模为736.09亿元。其中,汇添富主要是得益于汇添富医药基金规模的增长,而富国基金则主要得益于军工产品的发行。
“在股债双牛情况下,很多基金公司实现了平稳增长。股市表现比较突出的基金公司专门做权益类,而市场也配合了他们的策略。”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
部分基金公司不依赖固定收益,重点发展权益类,而一些大中型基金公司仍然采取比较均衡的策略。虽然基金公司对于权益类产品的侧重有所不同,但是基金公司整体上已经改变了前几年少发甚至不发权益类产品的颓势,在权益类产品上都会有一些偏重。
沪上某基金公司产品开发部总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基金公司看好市场,就会多布局偏股型的产品,向行业和主题方面转移。
“以 保险 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有便捷性的需求,而基金公司也会针对机构进行一些产品设计,比如 大成基金旗下有一只产品是按照机构需求做的,属于偏债 混合型的产品,3个月涨了12%。”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业内人士分析称,“大家认为目前是一个结构化的牛市,而且中长期都是结构化的牛市,所以大多都会这样布局。”
未来,基金公司仍然会致力于产品的创新。“行情好的时候,主要上报的产品就会聚集在指数类、股票类产品上。”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金融工程部总经理对记者表示。
专户开户数上升明显
一名证券公司内部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目前证券公司客户存款保证金在大幅上升,显示出很多资金在慢慢流入股市。
根据中国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9月, 基金开户数分别为52.55万户、54.25万户和70.26万户。其中,9月基金开户数新增70.26万户,创年内月度新高。截至9月底,基金账户总数达到4859.05万户。
记者观察市场情况发现,机构在最近市场中的态度也开始有所转变,以前都不接触非标类的产品,最近也开始分出一部分额度来做,这也表现出机构是看涨后市。
数据显示,中登公司日前公布的9月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当月基金专户新增股票开户数分别为345户和322户,合计667户,环比增幅达45.3%,是有基金专户月度新增开户数统计以来的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基金专户总户数逼近7000户,达到6995户,总数相较于年初的3859户,增幅达81.26%。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近期选择定增、打新股以及参与A股投资的资金增加,是专户开户数增多的主要原因。
不过,市场对基金的态度整体有所转变,不代表就此认为市场进入了牛市。一位基金从业人员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实市场对于偏股类的基金还是比较谨慎的。华南某基金公司人员也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老 股基的持续营销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
与散户相比,机构客户对市场的态度还是比较乐观。“整体上来看,机构的销售这块还是可以的,主要的表现就是保险公司原来不考虑非标,而现在批出了一部分额度做非标产品,其中基金产品属于一大块。今年以来,保险公司资产证券化的额度达到了2000亿元。”某基金公司机构销售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不过,北京某基金公司对机构销售的工作人员表示自己目前压力仍然很大。她表示,从最近几个季度的数据来看,基金产品的增量主要还是货币基金带来的,偏股类产品还有一些下降。而且目前机构客户在基金产品方面的总量投入其实是有一些下降的,因为现在市面上可以选择的理财产品多了。
“机构目前主要是对一些带有杠杆分级的产品兴趣会多一些,短期搏一搏。机构有一个特点,即投资时间不会太长,赚了就走,加上现在是投资多样化,比如另类投资、股权投资等。”上述该机构销售人员表示。
(责任编辑:李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