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长短期政策结合缓解“融资贵”

2014年07月28日 07:25    来源: 人民日报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

  今年以来,尽管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利率水平平稳走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却依然居高不下。3月末,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37%,比年初上升0.23个百分点;同期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则上升6.84个百分点。在非信贷融资渠道中,信托、委托等融资利率超过10%的状况比比皆是;有些小微企业通过中介代理公司获得融资的成本更达到20%以上。

  五大原因导致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融资供求关系持续偏紧是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基础性因素。目前,我国广义货币M2与GDP之比已经偏高,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理所应当的。在这种供求关系偏紧的大背景下,融资成本持续存在上升压力。

  经济增速放缓是融资成本高企的周期性原因。在此环境下,银行与类信贷投放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放贷趋于谨慎,信用风险的溢价要求总体有所提高。

  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高价融资推高市场成本。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领域的融资需求旺盛,且对利率不敏感使其能够承受较高的融资利率,进而带动市场利率提升。

  银行负债成本快速上升是贷款利率高的主要直接原因。利率市场化推进带来金融机构负债成本持续上升,而不合理的存贷比考核制度使银行不得不想尽办法获取存款,进一步推高了负债成本。

  直接融资滞步不前和类信贷迅速发展,是融资成本高企的金融结构性原因。在直接融资滞步不前,信贷投放难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资金成本较高、参与机构众多的类信贷包括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等快速发展,推动了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短期看应合理适度增加信贷投放规模

  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只有长短期政策相结合,才能逐步实现这一目标。

  从短期来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偏松格局。要继续保持货币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促使市场利率水平平稳运行并小幅下降。货币政策应更多地在结构上下功夫,适时、适度、有选择性地定向调整,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结构性支持力度。

  其次,合理适度增加信贷投放规模。在经济增速在下限上下的情况下,今年融资规模有必要比去年多增,其中信贷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应进一步优化存贷比管理。6月30日,银监会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粗略测算,此次调整会降低行业总体存贷比3.5—4个百分点,对促进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有一定积极作用。如果此次调整的实际运行情况不理想,下一步可以考虑将稳定性较好、非结算类、固定期限的同业存款纳入存款总额来计算存贷比。建议未来可修改商业银行法,取消这一监管规定。

  从中长期看,有必要采取以下三方面举措。

  一是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等主体的融资需求。未来要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透明度和资产负债管理要求,控制其债务的盲目、无序扩张。同时,要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增强财务硬约束。

  二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既要尽快恢复股票市场应有的融资功能,也要努力提高债券融资增速,让直接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是稳步实施利率市场化,协同推进配套改革。包括金融市场建设、金融监管改革、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放开业务管制以及涉外金融改革等,都应协调好与利率市场化的关系,避免利率市场化单兵突进推动整体融资成本上升。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长短期政策结合缓解“融资贵”

2014-07-28 07:25 来源:人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