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话或暗示定向宽松将继续
昨日央行发布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新闻稿,内容较第一季度增加了三句话,分别为“经济金融结构开始出现积极变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及“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业内认为,央行暗示包括定向降准、再贷款及坊间流传的抵押补充贷款(PSL)等诸多工具的使用范围和量级都将拓宽。
国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钟正生指出,这三句话一是在分析当前国内经济金融形势时,增加了“经济金融结构开始出现积极变化”。这个应该说的是当前“定向版”的总量货币政策正在取得效果。
第二,在分析当前国外经济金融形势时,增加了“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他将此解读为美联储加息预期走强,与欧洲央行不断推出花样翻新的货币宽松形成对照,至于日本“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效果存疑,其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发达经济体加总的货币政策走向,这对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可能会有较大影响。”钟正生表示。
第三,在讨论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时,增加了“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钟正生认为,这种变化意味着诸如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贷款的修订版PSL的使用范围和量级都在拓宽。据新浪财经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