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家庭理财宜结合实际防范风险
随着6月末商业银行“年中”考核业绩时点的到来,银行理财产品再现高收益。对此,理财专家认为,投资者要注意结合个人或家庭实际需要,科学理财把控风险。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6月以来,资金面相对偏向宽松,银行理财收益普遍低于去年,但仍处于今年以来的较高投资收益时段,加之“宝宝团”收益降低,不少投资者转向银行理财产品。
理财专家建议,制定理财规划时,要切忌“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更为重要的是,投资者必须增强风险意识,选择有资格的机构购买理财产品,看清相关合同条款,根据个人购买能力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
广发银行北京分行个人银行部总经理王宇表示,投资者应做好理财规划,结合家庭或个人的实际情况,比如资金流动性的需求、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等,通过各种正规渠道详细了解产品情况,比如期限、费用、风险情况、客户的权益与义务等。
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报告称,截至2013年末,银行业累计相加共发行理财产品4.5万余款,是5年前的5倍。
“面对庞大的理财市场需求,银行正进一步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王宇说,“同时希望通过通俗易懂的交流,将实用有效的家庭理财知识教给大家,以便于实现家庭财富的科学管理。”
(责任编辑:魏京婷)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