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北京最大非法集资案:华融普银案涉案金额近40亿

2014年07月02日 09:01    来源: 法治周末    

 

  华融普银危局仅仅是有限合伙基金兑付危机的冰山一角,层出不穷的兑付危机折射出有限合伙基金,诸如项目夸大甚至“无中生有”,虚构抵押物价值,资金去向不清,利用飞单销售等诸多乱象

  由于逾期未能兑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赶往北京,涌向一家名为华融普银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华融普银”)的机构索赔。

  法治周末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华融普银案涉案金额近40亿元人民币,涉及分布在中国多个省份超过3000名投资人,是北京地区历史上最大非法集资案件。

  法治周末记者前往位于北京东三环CBD核心区域的高级写字楼京广中心35层了解情况时发现,电梯已经无法在35楼停留,连通往这一楼层的消防门也被紧锁。35楼正是华融普银的所在地。

  京广中心物业管理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华融普银公司已经关闭,之后所有事宜由呼家楼派出所处理。有投资人透露,这里已被警方查封,该公司多位负责人也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警方带走。

  在马路对面不远处的呼家楼派出所玻璃门上贴着一张《华融普银公司非法集资案需要提交的材料》。法治周末记者从值班民警处了解到,这一案件由北京市公安局经侦部门负责。

  一位购买了华融普银发行产品的投资者刘明(化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己投了上百万元,很可能血本无归,他已经在北京上海之间往返了三次,仍然没有结果。

  据了解,出现兑付危机都是源于华融普银发行的有限合伙基金产品。所谓有限合伙基金,就是一个GP(管理团队)一个LP(投资团队)合伙成立的以基金规模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采用公司制运作的基金。

  2014年以来,华融普银虚构投资项目、到期无法偿付问题逐渐暴露,引发投资者挤兑,围绕着华融普银的诸多谜团仍然尚待揭开,尤其是其错综复杂的身世和股权关系让这个案件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业内人士表示,华融普银是因为涉及的资金巨大才被关注,而这仅是有限合伙基金兑付危机的冰山一角,层出不穷的兑付危机折射出有限合伙基金,诸如项目夸大甚至“无中生有”,虚构抵押物价值,资金去向不清,利用飞单销售等诸多乱象。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这些乱象暴露出当前在有限合伙领域中存在的监管缺失和诚信缺失。下一步,相关监管机构要压缩审批权,加强监管权,特别是事中、事后的监管,强化维权职责,提高失信成本。

  多款产品涉嫌夸大宣传

  刘明投资的是一个名为华融普银基金-中国城市建设山东高速项目(简称岚临高速项目)。

  相关文件显示,这一预计募集规模为5亿元的项目,将投向“由中城北方交通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山东岚临高速公路”,并于2014年3月14日兑付本息。但截至目前,本息仍未兑付,公司却已关闭。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基金募集的资金最终可能并未投向前述高速公路项目。6月初,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否认了该项目的存在。也就是说,该理财产品的所谓借款方本就有蹊跷。该公告称,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与华融普银无任何业务往来,更没有与华融普银发起所谓的任何理财产品,媒体报道的“融资所得6亿资金用于山东省岚临高速(岚山港至临沂市)道路的施工建设”中的“岚临高速”并非本公司投资项目,与公司无任何权属和业务关系。

  “岚临高速项目”的兑付危机让华融普银旗下其他项目的投资者亦参与到这场“讨债”行动中来。在由近千名投资者组成的QQ群里,投资者们从早到晚都在商讨应对之策,更有把投资者按地区分类,定期“碰面”商讨相关事宜。

  而华融普银发行的其他几只有限合伙基金亦存在“问题”。

  2014年12月末将到期的“华融普银医疗产业基金—成都阜外国际医疗中心项目”被北京阜外医院否认与其的关联。

  在投资者向记者提供的一份《华融普银基金成都阜外国际医疗中心项目基金招募说明书》中,“项目方简介”一栏有如下表述:“成都阜外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依托北京阜外医院发展理念与管理模式,为发展建设成都阜外国际医疗中心项目,于2010年3月在成都市注册成立”,“北京阜外医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心血管病治疗医院,成都阜外国际医疗中心项目是以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为依托,通过对资金、品牌、技术、管理等各种优势资源的整合,在成都投资建设……”。

  但2013年12月2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发表声明,称该院从未成立过“阜外医院·成都阜外国际医疗中心”项目,并且从未许可、委托包括华融普银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在内的任何基金公司或机构募集资金,该声明提醒投资者勿相信此类传言,避免上当受骗。

  对此,华融普银则在其网站发布公告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在国内医疗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导致部分潜在投资者误解其为"成都阜外国际医疗休闲小镇"投资建设方。而在投资者们看来,华融普银在这份招募说明书中就是夸大了项目背景,使他们认为该项目与北京阜外医院有关。”

  此外,华融普银旗下的“新发地京西北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项目,该基金推介材料显示,其项目方为新发地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据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显示,新发地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华融普银。显然,这相当于为自己的子公司融资。

  复杂的身世

  与此相比,刘明和其他投资者们眼下更关心的问题是—华融普银到底是谁的?他们该向谁要回本金?

  多款华融普银的产品募集书宣称:“公司隶属于中房联合集团,是一家拥有央企背景控股的基金子公司”。

  在华融普银的官网上,至今仍挂着一份发布于2013年10月8日的《公告》。这份公告声称:“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日前,华融普银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已被中房集团联合投资股份(中房联合集团)所属中房能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00%全资控股。”

  然而,5月27日的挤兑事件发生后,中房联合集团董事长赵安稳始终否认与华融普银存在关系:“中房能源(华融普银股东)是李明以个人身份成立的,与中房联合集团无关。”赵安稳所指的“李明”,曾任中房联合集团副总裁,李明已在事发后失踪。

  在众多投资者看来,当初正是因为华融普银声称背靠“中房联合集团”,他们才愿意把钱投给华融普银,而中房联合集团前述负责人的表态则让项目兑付陷入困局。

  究竟谁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现在仍然扑朔迷离。

  根据投资人提供给记者的资料,华融普银的前身为华融银安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华融银安”),于2012年2月23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号1幢1层1-13成立注册。河北房地产商人冯玉全旗下涿鹿玉氏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出资2.68亿元人民币占比53%,冯玉全出任董事长、经理。蒋权生、董占海分别出资0.78亿元人民币,担任监事、董事职务。

  2012年9月,董占海从华融银安撤出投资,涿鹿玉氏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蒋权生分别持股61%、39%,成为华融银安仅有的两名股东。从华融银安撤资的董占海,又与蒋权生等5位投资人注册成立了华融普银,两人分别出资1.5亿元人民币,各持股30%,蒋权生任经理,而蒋权生彼时还担任中房联合基金总经理。

  就在此股权结构下,多款产品开始发售。华融普银基金-山东岚临高速BOT项目、华融银安-北京新发地空港农产品、仓储中心项目、华融银安-房山区芽菜生产基地、华融银安-山西太原蓖麻油等产品等产品先后在2012年年底、2013年启动发行,募集资金规模都在数亿元人民币。

  而这些产品都出现自担保、自投的现象。例如华融银安-山西太原蓖麻油、成都阜外医院医疗项目担保方都为河北大地蟠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法人股东即为华融普银。

  募资基本结束后,华融普银及其关联公司开始了大换血。诸多带有“中房”字样的公司走上股东位置。

  2013年7月,华融普银的股东变更为中房联合集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下称“中房能源”)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房能科(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90%)(下称“中房能科”)。赵安稳、李明分别为中房能源董事长、副总裁。

  华融银安也归至同样的股东囊中,中房能科持股61%、中房能源持股39%。一系列变更后,冯玉全、董占海从此消失,但蒋权生仍然出任两家公司核心管理人员职务。

  此番变更之后,以华融普银为中心的股权结构形成了循环持股。中房能源的股东为中房联合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房置业”,持股51%)、华夏百姓人家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华夏百姓投资”,持股49%)。而华融普银也在当年8月从李明手中购买了华夏百姓投资60%的股份。

  2014年,成都阜外医院、新发地都公开表示并未与华融普银、华融银安进行合作。华融普银及关联公司便再度对股权进行了清洗,“中房”字样的公司悉数退出。

  2014年1月27日,中房能源的股东由中房置业(51%)、华夏百姓投资(49%)变为中房物产集团有限公司(51%)(下称“中房物产”)、华夏百姓投资(49%)。

  与中房置业不同的是,中房物产的法人为高满昌,赵安稳从公司股东名单中消失。

  据投资者介绍,警方已查封了华融普银的所有银行账户,封锁了华融普银的营业场所,冻结了中房能科和中房能科基金的账户。而赵安稳被警方带走后,目前已被取保候审。

  监管层或有对策

  除了产品本身被指存在问题,复杂的循环持股,华融普银在产品销售环节也存在问题。

  投资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高速公路项目的项目推介书上写的是总募集资金5个亿人民币,华融普银公司通过返佣金的方式在市场上募集了几个月,真正的募集高峰期出现在2013年3月份之后。

  2013年3月份中旬,第三方理财公司宜信公司代理了华融普银-山东高速项目,代理1.9个亿人民币左右,宜信通过设立上海岚通投资管理中心账户募集,并在短短的两天内就完成了销售。

  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据投资人介绍,高速公路项目由于其国家基础建设项目和国企背景,投资人阻挡不了项目的诱惑,出现了超募情况。当时的操盘手蒋权生和董占海并没有在资金到位的时候阻止,以至于本身5个亿人民币的项目大概募集了20个亿人民币左右。据华融内部员工口述,最疯狂的一天大概能进1亿元人民币左右。

  华融普银公司因为品牌的陆续扩张,陆续发售了新发地空港物流仓储、新发地京西北等项目。主要的方式是通过返佣的方式激励业务员去推荐,据悉华融普银内部总监以上做够一定数额给予宝马5系或者奔驰E系的奖励。

  因此其销售过程中,除了该基金管理公司直接销售以及通过第三方代销外,亦出现“飞单”现象。6月11日下午,5名上海的华融普银基金投资者来到第三方理财销售机构的办公地,试图讨一个说法。与其他通过第三方理财销售机构购买该有限合伙基金的投资者不同,他们是通过该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员工购买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飞单”。

  这已经不是有限合伙基金第一次出现问题。2011年6月,天津活立木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等公司以私募股权基金名义进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2年年底,某银行支行员工“飞单”销售的“中鼎财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计划”涉嫌违法也引发了各界热议。近期齐鲁证券“彭晨案”以及宏源证券的挤兑事件都有有限合伙基金的影子。

  据了解,由于监管不足或行业数据缺失,目前尚无权威数据能够完全呈现当下有限合伙基金的规模及增速。据业内保守估计,目前发行过私募有限合伙项目的基金管理公司超过1万家,且各类管理公司鱼龙混杂。

  据介绍,目前部分有限合伙基金或存在虚假推介、关联方融资、监管套利、违规私售、信用风险频发、备案缺失乃至利益输送等多种瑕疵。

  “有限合伙基金一直有很多乱象存在,即使在海外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最著名的就如麦道夫的"骗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指出,最近类似事件集中爆发,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是因为过去一些投机性投资标的的收益多是依靠“借新还旧”来维系,而受到整个宏观经济放缓、资金收紧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高风险、高收益标的风险开始暴露出来。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工作自今年2月7日开始,目前集中登记备案基本完成,将转入常态化登记备案。而私募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推出在即,对于这类问题的监管模式或有答案。有消息称,监管层也正在积极探索黑名单制度,对于不诚信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予以处分并公示,促进行业提高诚信水平。。

  “除了监管层的监管,投资者也必须充分意识到有限合伙基金的投资风险。”朱宁强调。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北京最大非法集资案:华融普银案涉案金额近40亿

2014-07-02 09:01 来源:法治周末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