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基金互认或分阶段进行 首批数量可能不多
此前有消息称中港基金互认有望近期成行,据了解,境内基金管理公司和香港 基金公司也加快了对此事的准备节奏。业内人士认为,中港基金互认应当稳步推行,首批互认可以在大陆销售的基金产品数量可能只有几十只。
首批基金互认条件趋严
在第九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会上,汇丰 银行 证券服务中国离岸销售主管王伟全预计,第一批获得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可以在大陆销售的基金,数目可能只有30多只。
王伟全介绍,基本上所有的公募基金在香港分销都要获得香港证监会认可,有一些可以豁免的基金,例如基金只是向机构投资者或者专业投资者销售,可以获得豁免。香港证监会认可基金主要分为 债券基金、 股票基金、多元化基金、 货币基金、基金中的基金、指数基金、保障基金还有对冲基金等。从基金数量来看,数量最多的也是股票基金,约有970多只,第二是债券基金300多只,第三是指数基金。从基金的净值规模来看,最大的是股票基金,第二是债券基金,尽管股票基金的数量比较债券基金多了3倍,但是总的净值只是多了一点点。债券基金的平均规模其实比股票基金大很多。
关于哪些基金在互认条件下可以在大陆销售,王伟全表示,“我们也在等法规出台,但是在 2013年12月4日举行的香港投资基金工会第七届的年会上,香港基金会也提到第一批在基金互认制度下可以在大陆进行销售的香港基金必须满足一些条件:主要就是基金本体在香港本地注册;最低的资本金,香港的基金规模不可以低于两亿元人民币;基金经理人有良好的业绩和记录;在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基金可以第一批获批。”王伟全认为,第一批香港参与在大陆销售的基金可能只有30多只,在开始的时候影响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大。
建设银行 个人存款与投资部副总经理曹伟表示,对于中港基金互认,有一条很重要,要求1:1的资产配置,意味着,这些基金在大陆发行的整个资产规模不能超过在香港发行的资产规模,这一要求更加严格。
建议稳步分阶段分批进行
银河证券 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表示,中港两地基金互认应吸取2007年 QDII出海的经验教训,建议稳步推行,可以先推出低风险产品慢慢培养一个市场。
胡立峰表示,中港两地基金互认对双方都是双赢的局面,对内地的投资者来说拓宽了投资渠道,分享海外市场的增长。对香港投资者来说较为直接参与A股市场以及银行债券市场。不过,中港两地基金互认也存在问题,2007年QDII出海的经验教训,当时的 基金净值下降幅度比较大,因此建议稳步推行,可以先推出低风险产品慢慢培养一个市场。此外,中港基金监管政策不同,要实施互认,必须先调整彼此监管差异在投资者保护、售前售后服务以及信息披露方面拉近双方差距。因此,中港基金互认可能会分阶段、分批进行,一步一步到位。
曹伟认为,中港基金互认对基金业是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首先,对基金业来说,早期QDII生不逢时,后期业绩表现不佳。未来这块平台搭建起来以后,境内客户有了全球资产配置这个渠道,对基金业会是一个挑战;第二,客户的选择权也更大了,以后在海外市场投资上,境内基金公司要与海外基金公司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如果境内基金公司的QDII业绩不好,投资者可以选择直接购买境外的产品,这又是一个挑战。“境内大基金公司通过发展也有可能将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基金公司,我觉得这对基金业也是机遇。”曹伟说。
(责任编辑:史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