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线航空云南样本:1分投入未必有8分产出
幅员辽阔的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人口分散,在缺少水运交通、陆路运输亦不完善的情况下,民航运输无疑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此外,国内的支线机场也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2013年末,全国颁证运输机场达193个,其中西部地区95个,占比近一半。
这其中,云南支线航空成为国内这一领域发展的佼佼者,除了社会资本的逐利性,地方政府也是一个强大的推手。然而,当前支线航空又必须面对投资大、回报慢甚至亏损的现实,市场培育期可能长达10年之久,盈利模式仍需探索。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西部航空市场,通航产业成为民营资本热衷的投资目标,尤其是通航产业园建设,但通航企业所普遍追捧的“全产业链模式”却备受质疑,至今仍未走出亏损泥沼。通航政策成为制约产业扩张的核心要素。
由于地形复杂及相对低廉的建设成本,航空一向被认为是西南地区突破交通瓶颈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日,在国家发改委列出的2013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0项工程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赫然在列。
不过支线机场普遍亏损已是众所周知,但地方政府大量上马支线机场的消息仍不断传来。地方政府的动力在哪里?业界所熟知的民航对经济1:8的带动作用是否真实有效?民营航企在支线市场的前景如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图以云南为样本,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度剖析。
民企涌入云南“空战”
“我们计划2月下旬通航,首航是昆明到芒市。”云南民营航空公司瑞丽航空品牌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瑞丽航空是民航局5年禁令后获得第一张“准生证”的民营航空公司。12月28日,瑞丽航空机号为B-5811和B-5812的两架737-700型波音客机涂装完毕,等待2014年2月下旬的通航。
在丰富的旅游资源刺激下,云南航空市场已成为各大航企必争之地。目前云南已开通航线319条,其中国内航线275条,国际航线38条。已经进入云南航空市场的国内外航空公司达到40家 (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空公司16家),基地航空公司4家(东航云南分公司、祥鹏航空、昆明航空、川航云南分公司)。相对于实力过硬的四大航,航线资源明显是民营航企的软肋。瑞丽航空也明确表示,目前运营主要是支线市场。
除昆明机场定位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外,目前云南支线机场数量已经达到11个,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二位。但客流量不足导致近年来支线机场亏损严重,机场集团压力巨大。
云南省机场集团2012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22.87亿元,亏损9.86亿元。其中2007年开始的腾冲机场扩建工程陆续投资就达10亿元,而2012年昆明机场转至长水机场后,每天仅贷款利息就达200多万元。
不过云南省并未放慢建设支线机场的步伐。根据云南省“十二五”规划,在2015年前,云南将形成1个大型枢纽、6个中型机场、12个小型支线机场的布局结构,全省机场总数将达到19个。
支线市场培育期较长
为将支线航空与旅游市场更好融合,2013年8月,云南机场集团与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签订了《云南省旅游航空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明确提出,云南机场集团将通过航线拓展,实施干线与支线、国内与国际航线搭配等策略,优化昆明国际机场中转功能。
云南机场集团董事长周凯也表示,机场集团出台了云南航空市场跨越发展优惠政策,其中省内环飞航线的航空公司将得到机场收费方面的倾斜。
但民营企业或仍难以承受支线市场的亏损。“航线开拓毕竟是市场化行为。虽然云南由于地形条件差、旅游资源丰富,整个民航市场较好,但支线市场毕竟还未培育起来,不少航企都是将支线作为干线的配套来串飞。”民航专家綦琪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也认为,短期来看,支线市场的确前景一般。“民航毕竟是一个高投入产业,很难快速回本。”不过他认为,由于西南地区高铁短期难以形成网络,再加上支线航线初期会得到政府补贴及机场优惠,可能一年半的时间就能够很好地培育市场。
綦琪却并不如此乐观。他认为,支线市场一直存在,但需要培养,能否盈利、多长时间盈利都很考验航企的运营能力。“相对于干线市场来说,支线市场的培育期很长,可能需要10年、20年,现在很多航企看不到那么长,不愿意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愿投入物力、人力、财力去做一个市场蛋糕,而是在已经培养好的干线市场上分一杯羹。”
针对云南支线机场及支线航空市场等相关问题,记者向云南机场集团发去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1:8理论的误区
支线机场的亏损一直是业界探讨的话题,而机场相对较低的建设成本及民航界所熟知的“1:8”理论成为支线机场一边亏损一边大量上马的理由。该理论具体是指民航行业1分的投入可带来相关产业8分的产出。
数据显示,支线机场建立后,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旅游收入的确有所提升。
以丽江为例,来自丽江市政府的统计显示,旅游业为丽江的支柱产业,2012年总收入突破200亿元。而其旅游发展主要依靠空港带动高端游客市场,增加旅游收入。
丽江机场旅客年吞吐量从通航之初的1.8万人次,增至现在的近400万人次,已经跻身中型机场行列。丽江海内外游客接待量从2002年的337.51万人次增至2012年1599万人次,十年增长了3.74倍。旅游综合收入从2002年的23.37亿元增至2012年的205.5亿元,十年增长了7.79倍。
2009年,地处云南边陲的腾冲机场通航后,曾规划到2020年吞吐量达到20万人,但该机场运营仅两年便达到24万人,2012年年吞吐量已破60万人次。2009~2012年,腾冲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56.7亿、70.4亿、87.5亿和106亿元,年平均增幅超过15%。
不过,也有机场生产出现负增长情况。在2013年3月召开的机场集团营销委工作会上,周凯曾表示,虽然西双版纳、丽江机场生产增长迅猛,但普洱、昭通等机场出现负增长。“快的更快、慢的更慢的现象值得关注。”
对此,李晓津认为,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未把握“适度”原则。“民航业1分的投入可以带动相关产业8分的投入。这个数据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可能理解有一定误区。1:8中的‘1’是指民航的真实市场需求,而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机场投入或航线开通成本。这是个‘适度’的问题,民航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过分超前,否则成本收回的时间会很长。基础设施的投入一定要立足市场,否则将是一种浪费。”
此外,李晓津认为,从政府的角度考虑,机场建设、航空公司的引入也可以提升当地土地价值。“所以有些城市在一个地方机场土地成熟以后,会腾挪到其他地区,来带动土地价值,从而带来物流、人流、资金流,提升土地上面的物业价值。这个投入的带动作用是眼前的,能否达到1:8很难说,但是民航业的带动作用应该是一种长远的、可持续的带动作用。”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