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摘帽鲁股或再现亏损 “非常”盈利难逃宿命轮回

2014年01月03日 08:10    来源: 经济导报     宗晓

 

  部分公司会受到地方政府及大股东保护,这种现象暂时难以避免,但是净资产、净利润、营收等指标审核越来越细致,规则会越来越严厉

  2013年已经结束。虽然年报尚未出炉,但是部分公司业绩从三季报和四季度动态中可以略见端倪:恒天海龙(000677)、德棉股份(002072)、园城黄金(600677)等上年度刚刚摘帽的上市公司,似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亏损,进入“亏两年赚一年”的节奏。

  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部分公司会受到地方政府及大股东保护,这种现象暂时难以避免,但是净资产、净利润、营收等指标审核越来越细致,规则会越来越严厉。继续亏损2013年7月,恒天海龙正式摘帽。而在其摘帽之前发布的一季报就显示,公司“扣非”后亏损超2000万元;二季度该公司亏损超4000万元,三季度亏损超7000万元。前3季度“扣非”后亏损2.06亿元。去年5月份,德棉股份摘帽。虽然上半年微有盈利,但三季度经营恶化,亏损额超1000万元。而在其三季报中对全年预计为亏损3000万到3500万元:“纺织行业受国内外棉价倒挂等因素影响,市场持续低迷;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降,市场供过于求。而企业的各项生产要素成本则居高不下,企业收益减少。”去年四季度以来直至年底,公司也未有其他营业外收入,恐难逃再次亏损的命运。相较于上述两家摘帽鲁股,园城黄金的表现稍好,虽然其自去年一季度以来一直亏损,然而其三季度累积亏损额仅为320万元,远低于2012年度的近3000万元。动荡不断资料显示,上述3家去年摘帽的鲁股在2012年度均是靠非经常性收入提振的业绩。2012年,德棉股份依靠政府补贴1400万元和豁免债务6344万元扭亏;恒天海龙依靠近22亿元的债务重组收益实现盈利11亿元;园城黄金为扭亏则用遍了债务重组、政府补助和变卖资产等手段。然而2012年扭亏以来,这几家公司并未由此走上正轨。去年9月24日,山东海龙简称变更为恒天海龙。该公司此前一度濒临退市边缘,后几经重整,由中国恒天集团于2012年11月入主对其进行重组,开始了一系列清理不良资产的动作。2013年11月20日,恒天海龙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与《市场禁入决定书》,认定山东海龙(恒天海龙旧名)存在多项违法事实,多名前高管及相关人员被处3万至30万元不等的罚款。

  此外,认定公司前董事长逄奉建为证券市场禁入者,自宣布决定之日起,10年内不得从事证券业务或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职务;认定公司前副董事长王利民为证券市场禁入者,自宣布决定之日起,5年内不得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历史遗留问题正在不断得到解决,亏损的10余家子公司已悉数被拍卖,但重整后的恒天海龙盈利能力仍不明朗,要想真正获得新生尚需努力。而德棉股份在摘帽一年来也一直被负面消息缠身,不但因信披违规而屡被责令整改,且其管理层一直在动荡。去年9月,德棉股份控股股东浙江第五季实业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1500万股股份 (占本公司总股本的8.52%)以7.28元/股的价格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给深圳市明鑫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明鑫”)。深圳明鑫一跃成为德棉股份二股东,不过,协议转让之后,德棉股份仍欠深圳明鑫1.55亿元。去年12月初,持股8.52%的二股东深圳明鑫携相关人员全面入主管理层,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公司总经理也由侯书军变成了何亚军。据了解,何亚军曾任河南省灵宝市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并无纺织行业的从业经验,而博源矿业一直有借壳打算。

  “总经理也换成了二股东的人,这应该是个很明确的信号。一个不懂纺织的门外汉来操盘德棉股份,最大的可能是为未来的资产重组铺路。”有投资者如此认为。武汉开拓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谭正标认为,对于此类主业不明朗、业绩持续低迷的上市公司来说,要想摆脱困难处境,进行彻底的资产重组才是治本最有效的方法。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摘帽鲁股或再现亏损 “非常”盈利难逃宿命轮回

2014-01-03 08:10 来源:经济导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