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强调严管P2P网贷 第三方支付布局资金托管业务
据中国证券报 央行日前在九部委联席会议上对P2P网络借贷行业非法集资行为做了明确界定及风险提示,要求建立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第三方资金托管机制。
据了解,此前已经有第三方支付企业布局P2P托管账户业务。早在今年年初,汇付天下就已经在第三方托管领域迈出了一步,建立了国内首个第三方P2P托管账户体系,迄今为止也是国内唯一可以为P2P网贷公司提供第三方托管的支付企业。
央行此次给出的三点风险警示为P2P网贷业务划出一条清晰的红线。其中第二点明确要求应当建立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第三方资金托管机制,让P2P平台回归撮合的中介本质。据介绍,汇付天下建立的第三方P2P资金托管账户体系,经过整整一年的多次系统升级和测试,目前这套系统已稳步运营,已有近百家P2P网贷公司接入了汇付天下的P2P托管账户,日交易量、日托管资金量稳步增长。
一直以来,困扰着P2P企业和监管单位的难题就是如何去保障信息的匹配和资金的安全。据了解,今年年初,汇付天下在大部分支付公司不为P2P行业服务时,反而加大与P2P网贷公司的合作,开始建立这样一套P2P托管账户体系。黄淑慧
(责任编辑:蒋诗舟)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