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三中全会公报引发热议 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2013年11月13日 08:21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3年11月12日,在万众瞩目与期盼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会公报提出的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

  新时期的总部署总动员

  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各界普遍认为,这是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一次全面深化改革总部署、总动员,充分体现出全面、综合、协调等特点。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改革的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至关重要。公报中提到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改革,这是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大措施,使我们对改革更有信心。公报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体目标同整个社会的期盼是一致的,也与此前“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一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信凯认为,阅读公报全文,能感受到此次改革方案在设计之初就着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迈上新征程。改革特别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另一方面要求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这都体现出党中央决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

  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公报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对此,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指出,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这次有了新突破。一是提出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对国有经济提出“活力”是第一次,这是由于部分国有企业效率比较低,“活力”显得有些不足,有时难以抓住宝贵机会。第二是提出要“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从现在国内外情况来看,许多创新和技术研发是民营经济进行的,所以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调动这些活力和创造力。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公报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对市场作用的充分肯定,把市场在经济体制改革、资源高效配置中的作用,提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位置。同时,这一重要表述,也是对社会上否定市场作用、否定市场化改革声音的有力回应。

  网友“张鑫”说,从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强调“起决定性作用”,无疑是一大亮点。这要求下一步改革,将着重破除违背市场规律、妨碍资源自由流动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真正让市场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建设

  公报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表示,公报能够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际上出了一个非常大的题目。就是怎样更好地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多方面的关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建设是分不开的,与亿万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

  网友“奎龙”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政府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现实任务。它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

  提出改革明确时间表

  公报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潘璠表示,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理解这一制度安排。党的十六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党的十七大根据当时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这一指标修改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党的十八大报告则首次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两个翻一番”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与这些一以贯之、不断推进的目标相吻合、相呼应。

  张力认为,我国改革开放正处于攻坚期,现在是啃硬骨头的时期。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顺应群众期待,理清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在加强社会保障、促进医疗体制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等方面下功夫,凝聚改革共识,实现重点突破。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公报提出,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高级研究员管清友认为,财税体制将会作出重大调整,上收财权事权是改革方向。他表示,应该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财税方面的亮点,一是财政职能的新定位,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而不只是经济的一个环节。二是把财政提升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三是“法”字当头,解决法与财“两张皮”问题。四是稳定税负,意味着今后税收与GDP增长同步,给了一颗定心丸。

  对内对外开放相促进

  公报提出,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认为,继续开放对我国来说非常重要,尤其要增强对外开放的针对性。他表示,中国过去以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的模式已经遭遇挑战,中国应继续寻找开放潜力,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则指出,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利。它虽然只有28.78平方公里,却是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其任务就是发挥试验区、桥头堡和排头兵的作用。

  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公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认为,全会强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表明环保工作更进一步,随着制度建设的推进,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的健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环保市场的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周天勇认为,改革将把资源产权变得更加清晰,并且保护起来,比如哪些是生态保护区,哪些是重点防护区都要划出红线。另外就是资源要有偿使用,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要有补偿机制。

  @随风如影:十八届三中全会从以往强调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向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迈进,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改革的“2.0时代”。

  @彩云飞: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这次大会中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有事说话:群众对于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期待是必然的,对身边的变化和触摸到的实惠深感高兴。期待全会后中国能有更好的实惠让群众享受,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小山:多年改革,我们抵抗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安排”,增强改革的科学性、协调性、协同性,改革就能化险为夷。

  @大爱世界之同:只有改革的红利能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得民心。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为新的历史节点,关系中国全面发展,更关系你我切身利益。相信中国必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陈秋霖: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方面,进一步强调了医疗卫生的普惠性和公平性特征。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三中全会公报引发热议 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2013-11-13 08:2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