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信托业上半年业绩喜忧参半 快速扩张风险不容低估

2013年07月23日 08:06    来源: 经济日报     □ 常艳军

  信托业类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有喜有忧,业内人士表示——

  信托业快速扩张风险不容低估

  □ 本报记者 常艳军

薛红伟作

  近几年信托业的资产规模一直在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末已达8.73万亿元,虽然二季度的官方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据此前的一些信息估计会在10万亿元左右。信托规模不断扩大,但各信托公司的业绩却大相径庭。

  7月22日,安信信托发布半年报,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45.68万元,同比减少了1.9%。安信信托此次半年报的业绩延续了以往的下滑,不过下滑幅度缩窄。其2012年净利润同比减少了44.8%。

  不过,与之不同的是另一家信托业上市公司——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陕国投A)则是一直大幅增长,其201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76.39万元,同比增长80.35%,其一季度净利润的同比增幅更是超过了119%。

  “陕国投2011年与2012年内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情况较好,无论是存量规模还是新增规模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都在上升,上述产品创造的收益会在2013年上半年反映得比较明显。”中建投信托研究员王苗军表示,“安信信托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可能主要是受到其风险事件的影响,比如其出了问题的昆山·联邦国际资产收益财产权信托项目。”

  风险一词似乎与信托业如影随形。信托当中的三者关系,即委托人、管理人或受托人以及托管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化解风险的机制安排。

  “目前信托公司面临的主要是市场风险。比如在管理上,信托公司能否严格按照内部的各项规定进行运作。”用益信托工作室负责人李旸说,每个信托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流程,但最后的执行都不一样,有松有紧。“而且,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信托公司人员的流动性大,也面临一定的道德风险。”

  “对于信托业而言,当前的系统风险可控,但是个案风险可能显现。”王苗军说,不过,个案风险事件的出现对信托行业整体发展也并非洪水猛兽,因为可以从个案的教训中吸取经验,促进信托公司主动提升风控能力和管理能力。

  信托公司如果风险管理能力、投资能力不强,很可能导致投资的项目失败,失败的概率高了,公司的声誉就要下降。一位信托业人士表示,“做资产管理只有提供正收益在市场里才有说服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似乎也应容忍存在风险,市场经济中讲究的是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如果任何一家信托机构的任何一笔业务都不出问题,市场中就不存在优胜劣汰,关键是总结怎么防范风险,以后别再犯同样的错误。

  “而且,现在信托资产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出错的几率也更大。”李旸说。有风险或许会是信托业发展中的常态,在信托资产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对信托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信托公司来说主要还是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王苗军说,2012年下半年以来,信托资产规模虽然在快速增长,但其实集合类产品占比在下降。而单一资金信托的增长目前来看受到监管调控的影响会比较大。受流动性趋紧等因素影响,预计单一资金信托规模或将下降。

  李旸表示,应该说,信托业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了。“从管理和风控等方面进行加强,从而更健康地往前走。”

(责任编辑:蒋诗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信托业上半年业绩喜忧参半 快速扩张风险不容低估

2013-07-23 08:0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信托业类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有喜有忧,业内人士表示——

  信托业快速扩张风险不容低估

  □ 本报记者 常艳军

薛红伟作

  近几年信托业的资产规模一直在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末已达8.73万亿元,虽然二季度的官方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据此前的一些信息估计会在10万亿元左右。信托规模不断扩大,但各信托公司的业绩却大相径庭。

  7月22日,安信信托发布半年报,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45.68万元,同比减少了1.9%。安信信托此次半年报的业绩延续了以往的下滑,不过下滑幅度缩窄。其2012年净利润同比减少了44.8%。

  不过,与之不同的是另一家信托业上市公司——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陕国投A)则是一直大幅增长,其201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76.39万元,同比增长80.35%,其一季度净利润的同比增幅更是超过了119%。

  “陕国投2011年与2012年内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情况较好,无论是存量规模还是新增规模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都在上升,上述产品创造的收益会在2013年上半年反映得比较明显。”中建投信托研究员王苗军表示,“安信信托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可能主要是受到其风险事件的影响,比如其出了问题的昆山·联邦国际资产收益财产权信托项目。”

  风险一词似乎与信托业如影随形。信托当中的三者关系,即委托人、管理人或受托人以及托管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化解风险的机制安排。

  “目前信托公司面临的主要是市场风险。比如在管理上,信托公司能否严格按照内部的各项规定进行运作。”用益信托工作室负责人李旸说,每个信托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流程,但最后的执行都不一样,有松有紧。“而且,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信托公司人员的流动性大,也面临一定的道德风险。”

  “对于信托业而言,当前的系统风险可控,但是个案风险可能显现。”王苗军说,不过,个案风险事件的出现对信托行业整体发展也并非洪水猛兽,因为可以从个案的教训中吸取经验,促进信托公司主动提升风控能力和管理能力。

  信托公司如果风险管理能力、投资能力不强,很可能导致投资的项目失败,失败的概率高了,公司的声誉就要下降。一位信托业人士表示,“做资产管理只有提供正收益在市场里才有说服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似乎也应容忍存在风险,市场经济中讲究的是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如果任何一家信托机构的任何一笔业务都不出问题,市场中就不存在优胜劣汰,关键是总结怎么防范风险,以后别再犯同样的错误。

  “而且,现在信托资产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出错的几率也更大。”李旸说。有风险或许会是信托业发展中的常态,在信托资产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对信托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信托公司来说主要还是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王苗军说,2012年下半年以来,信托资产规模虽然在快速增长,但其实集合类产品占比在下降。而单一资金信托的增长目前来看受到监管调控的影响会比较大。受流动性趋紧等因素影响,预计单一资金信托规模或将下降。

  李旸表示,应该说,信托业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了。“从管理和风控等方面进行加强,从而更健康地往前走。”

(责任编辑:蒋诗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