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住建部方面做出了不设查询端口、权限的表态,但这不能消除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者的担忧,隐藏更深的房叔、房婶们,害怕“奶酪”暴露在朗朗乾坤下。
住建部关于住房信息联网工作进程的预设,或是终要落空。
历时三年联网工作进展缓慢
2010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指出,地方人民政府要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和监测;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首次明确要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
住建部从2010年开始推行全国房地产信息联网系统,目前已经成型的住建部“全国房地产信息联网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即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统和住房公积金监管系统。住建部在2012年6月如期完成了40个主要城市的联网目标之后,联网的扩围工作却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停滞状态。
据记者了解,住房信息联网工作进展并不十分不顺利。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才公开表示,4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工作已经完成,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在今年6月底完成50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工作。
不过,所谓的40个主要城市究竟包含了哪40个,是否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住建部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今年原本预计联网的500个城市又是哪些,更是让人摸不透。
今年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用3至5年时间完成《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其中要求出台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
住建部、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启动了《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的起草准备工作。而如何在制度设计的进展和技术基础完善方面合理匹配,将成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推行所需面对的重大命题之一。
扩围工作困难重重
“联网进程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宏山分析认为,从现在的联网程度来看,在全国范围收集宏观数据的基本意图还是得到了支持。但推进的速度缓慢,说明地方政府顾虑很大。为了推进,住建部做出了很大程度的妥协。在妥协过程中,也减少了联网系统本来能够而且应该承载的更多功能。
在联网工作扩围之初,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就曾表示,住房信息联网系统有相当的难度,但要继续努力把它建立起来。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本身,只是房地产市场的一项基础建设、一个平台,并不一定就要与房地产限购或者房地产市场的各种政策有直接联系。中纪委是否利用这个平台查处贪腐,住建部是否用这个平台了解信息、制定政策,都是“用不用、怎么用”的问题,跟平台建设本身不是一码事,不应混为一谈。
住房信息联网系统的推进之所以有阻力,主要还在于一些拥有过多房产的利益人。
此外,历史遗留问题也阻碍着住房信息联网工作的推进。我国在房改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行过房产普查,除了商品住房以外,各地还存在大量的其他房产,可能未录入住房信息系统,包括名目繁多的保障房、房改房、自建房等。有些地区的住房信息还是纸质档案,未录入电子信息库。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不动产比如土地、房屋等产权的主体很复杂,但是全国统一登记又需要明确产权的归属,因此短期内很多房屋的产权难以确定归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员马庆斌表示。
在马庆斌看来,没有理顺的利益关系是影响地方政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国家利益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没有理顺,对地方政府来讲,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平台的设立除了消耗巨大的资金、人力之外,并没有明确的短期利益。另外一方面是在保障登记系统建立中,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这个系统的信息公开到什么程度?谁可以查?以什么目的来查?由谁来监督?在这些问题理顺之前,房地产联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很难提高。(证券日报 李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