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末银行仍有部分高收益理财产品在售 市民可搭末班车
连日来,银行闹“钱荒”为了揽储集中推出了大批高收益理财产品。“反正就是银行流动性紧张暂时缺钱,高息向市民借钱了。”一位有近7年购买理财产品经验的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表示。昨日,记者走访广州多家银行后发现,随着月底接近,银行揽储进入尾期,此前6%以上的理财产品已呈现减少的趋势。有理财师提醒,至月底前仍有几日,不少银行还会有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市民可以赶趟末班车。不过在挑选产品时,建议看清楚产品风险,可首选保本型产品;同时尽量选择3个月以上的产品以锁定收益。
买点一:
首选保本型产品
记者在越秀区一家银行网点的大厅内看到,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里面,先后有近15个客户到理财经理柜台前咨询购买理财产品。“最近这几天都好忙的,好几天都没时间正经吃个午餐。”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表示。“产品类型上,保本的高收益产品最受欢迎,因为一般买理财产品的市民其风险偏好较低。”
保本型产品投资标的更稳健
记者比较后发现,保本型产品其投资标的更加稳健,整体风险较低。比如一股份制银行一款102天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其预期年化收益率达6.2%-6.5%,投资标的是现金、货币以及债券资产等风险较低的资产。“这样的产品,除系统性风险外,总体风险很低;在近段时间银行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预期收益实现的概率较大。”理财师表示。
“这几天收益好高的,我都买了两款。”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张先生是最早开始购买理财产品的一批市民,“买了快7年的理财产品了,每期的收益都实现了。”
而相对于保本的理财产品,非保本型的理财产品仍是大头,其风险也略高,主要体现在其投资标的包含部分信托计划及其他权益类资产等较高风险的内容。如民生银行一款3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6%的电子银行专享理财产品,其投资标的即可包含“符合监管要求的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50%-80%。以上投资比例可在[-15%,+15%]的区间内浮动。”
“与其他资产相比,如股票、信托本身而言,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较低。建议在银行5级的风险评估体系中,3级及以下产品的风险都适中,推荐购买。”上述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分析认为。
买点二:
选长期限产品锁定高收益
事实上,6月以来的高收益产品和银行年中大考有很大关系;而到了7月,银行考核结束,吸储压力骤降,高收益理财产品面临“量价”齐跌的局面。
昨日记者走访广州多家经常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银行,发现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较上周前已经开始回落。比如中信银行昨日最高的一款产品预期收益率只有5.4%(7个月),而在6月22日,其7个月5万起的产品预期收益率高达6%。“马上月底了,银行考核大限临近,该拉的存款也差不多都到位了。”一位业内人士称,“因此为了吸储而推出的高收益理财产品也面临时点性回落。”
期限太短收益率高也是浮云
“现在到月底了,买期限比较长一点的产品获得收益才能锁定高收益;如果近期都不用钱的话,建议您买三个月或更长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收益也涨起来了,不过7月肯定没这么高了。”一位理财师对记者表示。
记者比较发现,尽管这段时间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远高于长期产品,但时间短,获得的预期收益并不高。
比如同样是10万元钱,投资一款35天预期收益率是7%的产品,根据理财产品实际收益计算公式(实际收益=本金×到期实际收益率×实际理财天数/365),预期仅可以获得671元的收益;若投资上述102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达6.2%的产品,预期收益为1732元。尽管35天产品收益高,但市民获得的预期收益仅为102天产品的约1/3。可见,短期产品收益高也是“浮云”,适当配置期限较长的产品才能获得较多收益。
买点三:
宜长短搭配
“如果有20万元,用10万元购买收益率高的短期产品,剩余的购买中长期产品,整体收益也不错。”一位理财师建议,“不同期限产品的灵活配置也可获得高收益。”
长短搭配收益加倍
一方面,对流动性的要求不一样,需要搭配买才能使得投资者手头不闹“钱荒”;另一方面,尽管目前产品的期限和收益倒挂,即短期产品预期收益率远高于长期产品,但总体来看,各类期限产品收益率都上涨了,只是幅度不一样。因此,现在买理财产品是一个合理的时点。
如将上述35天6.6%的产品和102天6.2%的产品进行搭配,既可以不会使得手头太紧,也可以获得较高收益。
20万购买35天6.6%的产品获得的预期收益是1265元;而若长短搭配,上述两款产品各花10万元购买,获得的预期收益是632元+1732元=2364元,几乎是全部购买短期产品的1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用20万全部购买上述102天6.2%的产品,可以获得3464元的预期收益,但这段时间如果市民需要用钱,则面临流动性不足而导致的“钱荒”局面。“在流动性和收益方面都有要求的时候,灵活搭配是获得高收益的最佳选择。”多位理财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