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换标准发布

2024-06-04 14:29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助力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换标准发布

2024年06月04日 14:29    来源: 中国银行保险报    

  6月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在北京联合发布《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保险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标准是以“双碳”目标为导向,践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形成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标准化工作新格局”总体要求,结合事故汽车维修技术和业务实际需要,应保险业和汽修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助力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制定而成的,是聚焦于运用标准化手段强化行业自律的具体体现。

  界定修复、更换标准

  “在事故汽车维修过程中,界定损伤零部件是修复还是更换一直没有明确的标准,在国际上也没有统一公认的标准。在这个大环境下,有一套相对全面、系统合理的修换标准尤为重要。”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保研”)副总裁解保林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在有效指导事故汽车维修企业确定合理、科学修复方案的同时,对保险理赔也能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据悉,在两个协会指导下,中保研牵头联合中捷通、彼泰格、精友时代、开思时代、星恒成、加达集团、奥之杰、京宝行、首汽腾迪、邦邦汽车、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国寿财险、中华财险、阳光产险、大地保险等62家维修企业及保险公司共同参与了标准编制工作。标准于2019年11月正式立项,经过立项论证、多次技术调研和实测验证、8次现场会议并公开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在公平、透明的制定环境下完成编制工作。

  标准包括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总体要求、损伤测量方法及修换判别要求等内容,明确规定安全性、强度、耐久性、外观一致性及维修经济性的总体维修技术要求作为原则性判断依据,适用于保险业、汽修业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定损与维修工作。标准编制遵循系统性、规范性、简明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原则。在标准编制过程中,起草组广泛深入调研事故汽车维修工艺、理赔实务及现行各维修企业的修换标准。同时,为确保损伤零部件可维修性,中保研联合保险业和汽修业专家及一线工作人员进行长期且大量实测验证工作,最终确定各项界定技术指标。

  逐步推动智能化定损

  记者注意到,在经济性要求中,标准将可使用零部件修复费用与零部件更换费用比值作为经济性的判断,即修复更换比值=(零部件修复费用÷零部件更换费用)×100%。

  中保研技术中心负责人于全舣告诉记者,修复更换比值是目前保险业确定损伤零部件修、换的重要指标,但其计算方法一直没有明确依据,随意性较强。标准为减少争议,确保规范性和实用性,将修复更换比值作为维修经济性关键指标,并明确计算方法。

  于全舣表示,标准聚焦于“总体要求”和“损伤测量及修换判别”,强调安全性、强度、耐久性和外观一致性的可修复性与维修经济性的判定原则,明确10类常用零部件修换指标,包括保险杠蒙皮、灯具、前机盖、前翼子板、车门、后翼子板、行李箱盖/尾门、散热器框架、钢圈、汽车玻璃。

  保险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事故汽车维修领域对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也将逐步推动保险业智能化定损的成熟与发展。标准中修换判别技术要求和修换判别指标的量化,是在充分研判两个行业协会发布的《汽车覆盖件低碳维修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的维修技术标准基础上制定而成的,填补了保险业智能化定损需要的技术标准空白,为保险公司和维修企业在保险理赔定损时确定维修方案提供一致性依据,从而更好服务消费者,提高保险理赔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行业智能化发展升级。(记者 房文彬)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