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05月31日 13:35    来源: 金融时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险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养老保险服务供给能力,推动健康险满足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在养老和健康两大民生领域,逐渐丰富的长期保障型保险产品为居民提供了更多选择。从“我不买”到“我买啥”,随着保险业不断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保险回归保障本源成效显著,日益获得老百姓认可。

  助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近年来,保险业以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为抓手,推动筑牢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助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病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可以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更大程度的保障。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大病保险,充分调动发挥了保险业在精算技术、风险管控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2021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管理办法》,推动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2021年末,大病保险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累计赔付超过6000万人次,参保人大病报销的比例提高了10个至15个百分点。

  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项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正在全国加速铺开。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绝大多数国家级试点项目和地方自主试点项目均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服务,目前全国已有49个城市的1.4亿人参保,累计160万失能人员享受到医疗护理服务。

  北京市石景山区医保局局长李凤芹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护理保险切实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经济压力和照护负担,专业的护理服务既改善了失能人员的生存状态,也提高了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接下来,要创新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发展长期护理保障配套产业,以满足不同家庭的差异化需求。

  养老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养老保险“三支柱”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保障,但当前我国“三支柱”体系发展不够平衡,尤其是加快发展第三支柱任务紧迫。

  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极大努力。从银保监会出台《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强化商业养老险公司“养老”属性,到发布《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加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再到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随着各项政策渐次落地,养老难题逐步得到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居民也日益认识到商业保险在保障晚年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事保安工作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尽管公司为我缴纳了社保,但我感觉退休后并不够用。我想要有个体面的晚年生活,所以自己花钱多投了一份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增加60岁以后的收入。”

  国民养老规划意识的提升,离不开保险机构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不断推出投保简便、收益稳健的保险产品。2021年6月,6家大型保险公司在浙江省和重庆市两地正式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目前试点扩至全国并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2年4月末,承保保单合计12万件,累计保费近9亿元。其中,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超过1.5万人。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从中受益。

  随着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入住保险企业投资建设的养老社区,“保险+医养”模式为养老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许多高龄老人在养老社区专业的医疗条件与工作人员体贴的照护下继续将专长与热爱融入老年生活。

  近期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意味着以商业保险等为代表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迎来崭新发展期。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规定,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可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并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种开放性和竞争性使第三支柱不再依赖于某一个部门,第三支柱的发展可能会迎来真正的机遇期。民众的选择会更加多样化,市场竞争也会降低养老金融产品的价格,提升服务水平。

  健康保障获更多青睐

  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受益于健康险政策红利、国民健康保险意识提升、医保需求的巨大空间,商业健康险迎来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健康险产品种类日渐丰富,服务范围不断拓宽。市面上销售的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医疗意外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五类商业健康险产品,已成为民众医疗健康不容忽视的保障。

  由于商业健康险能够满足居民除基本保障以外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健康需求,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持续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底,健康险保费收入占人身险比例为25.4%,较2020年提升0.9个百分点,保费达到8803.6亿元,同比增长7.7%;赔付支出4085.3亿元,同比增长39.9%,为参保人积累了1.3万亿元的长期健康险风险准备金。

  近两年,呈现“井喷式”发展的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即“惠民保”颇受消费者青睐。保险企业主动做好保障服务,使以往老年人、慢病患者等群体难以投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状况得到改善。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旬,已有58家保险机构在27个省份开办该类业务,超过7000万人参保。

  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惠民保”作为一种商业健康险,是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受到各地老百姓的欢迎,也成为各地政府提高居民保障的得力抓手。“惠民保”的业务方向值得肯定,清晰的市场定位将助其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除了对医疗费用进行补偿,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疾病预防、慢性病管理等服务成为保险公司当前发力的方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前提,保险业利用自身优势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将为国民健康与我国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也为自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取得显著成效

2022-05-31 13:35 来源:金融时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