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那种到一定年龄给付所交全部保险费的重疾险就要停售了。你还要再补充一些这种保险吗?”这是保险营销员于小姐最近给客户打电话时问得最多的问题。
中国保监会最新发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医疗保险产品和疾病保险产品不得包含生存给付责任。”但“有病理赔,无病返保费”的返本型重大疾病保险(简称重疾险)并未彻底退出市场。市场上的重疾险正以一个或几个产品的组合形式出现,保监会倡导的消费型重疾险目前尚未全面登场。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叫停返本型重疾险后,今后很多这类产品都将以产品组合形式出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628.HK)产品开发部副总经理彰井泉在接受采访时说。
消费型重疾险难成气候
“重疾产品发展至今,产品概念在本质上并没有很大改变,但是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险金额不断提高,产品类型逐步细分,保障功能不断完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王宪章在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成立健康保险专家委员会上所言不虚。中国保险学会理事闫先生告诉记者,中国保险市场重疾险产品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代重疾险产品主要保障7种重大疾病,往往是客户身故之后再享受保障;第二代保障12种重大疾病,可以在确诊后就获得保险金;第三代可以在客户身故前就提前给付,并且定期还本;第四代重疾险产品所保障的疾病种类已经达到25~30种,而且根据男性、女性不同的生理特征已开始有差异化。
保监会有关人士透露,此次之所以叫停返本型重疾险,是因为这种保险的保费偏高,购买人群比例低,保费难以形成规模,导致重疾险市场覆盖面小,不能解决很多人发生重大疾病需要高昂治疗费用时的保障需求。因此,保监会希望引导市场销售消费型的重疾保险产品,将保费水平降下来,同时将重大疾病的风险覆盖面扩大。
“但是中国人目前的保险意识还不成熟,加之根深蒂固喜欢保本、返本的消费心态使消费型保险产品并不好销。”来自保险一线的营销经理刘爱雪说。比如光大永明的“永保安康定期重疾险”就是一款消费型的保险产品,也就是说投保期内,被保险人没有出险,保费就等于被消费掉了,不能返还。如年仅26年的魏小姐投保10万元的“永保安康”保险,每年大约需交720元钱。虽然较低保费就能拥有高额保障,但如果连续投保20年,并没有发生保险理赔,那魏小姐所交的14400元钱都属于被“消费”掉了的。这并不被很多中国消费者接受。
另一方面,记者调查各家保险公司发现,到目前为止,保险公司还没有一个年投入几百元就能获得数万元重疾风险保障的、可单独销售的产品面市。例如消费型的“永保安康定期重疾险”仍然是一个需要依附其他主险的附加险,不能单独销售。如果与保险公司人身险产品捆绑销售,最终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重疾险”保障计划将仍然是保费数千元的产品。保监会以低价格扩大健康险市场的想法至少目前还无法有效实现。
重疾险开打“组合拳”
尽管已经被明确叫停,但市场上的返还型健康险并未完全“下架”。记者调查发现,它们正以各种“组合保险计划”的面目“变身”上市。
例如,前述于小姐所在的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今年年初刚推出“如意安康”保险产品,其实是由“如意”两全保险和“安康”附加重大疾病保险组合而成,但虽是一主一附,却不能分拆销售。如果30岁的王先生购买“如意安康”保险,需要年交6000元保险费,其中大约4000元属于主险保费,附加“如意安康”大病保费中2000元属于附加险保费,但王先生想只花2000元购买“安康”附加重大疾病保险是不可行的。
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于9月初推出“康顺无忧重大疾病保障计划”,之所以叫“计划”,其实也是一个“打包”产品,由一个两全主险和一个附加重疾险组合构成。该公司产品开发部人士介绍,公司原有的重疾险“大病无忧B款”和“明日无忧少儿重疾险”与刚刚开始实施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冲突——都是单一含有生存给付责任的保险,已经停售。取而代之的“康顺无忧重疾计划”则回避了单一的生存给付。
或许由于政策叫停的刺激,近来具有返还性质的组合健康险销售正旺。这或许是监管者始料未及的。监管部门将如何对待这些“变身”旺销的返还型健康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