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金融为民 中国人寿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2024-05-22 16: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华青剑)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践行金融为民 中国人寿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2024年05月22日 16:4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5月14日至17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江苏启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守护人民美好生活——践行金融为民 做好五篇文章” 暨“媒体看国寿”系列调研活动。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赵国栋参加了新闻发布活动。 

  此次活动的举办地江苏,是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也被赋予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光荣使命。中国人寿寿险江苏省分公司作为江苏保险行业的市场主体,在助力江苏省社会经济建设中形成了诸多宝贵经验。会上,该公司负责人对相关模式、典型做法进行了系统性介绍。 

  服务“国之大者” 

  以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 

  服务“科技强国”战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助力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国有企业改革。截至2023年末,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存量投资规模超3000亿元。 

  聚焦“两新一重”。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存量投资规模超5100亿元。 

  支持区域协调发展。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布局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的投资项目。截至2023年末,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累计投资规模超过2.7万亿元。 

  顺应“绿色发展”潮流,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持续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污染防治等绿色产业的投资力度。截至2023年末,绿色投资存量规模超4600亿元。 

  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一带一路”专属保险,服务涉及41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3年末,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存量投资规模超1100亿元,累计为近600家中资海外企业提供境外安全保障,承担风险保额近100亿元。 

  如今的中国人寿,服务实体经济存量投资规模超4万亿元,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金”动能,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发展贡献保险力量。 

  聚焦主责主业 

  坚守保险本源织牢民生保障网 

  2012年,国家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时,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成为了首批参与的商业保险公司。政策启动当年便与青海省政府合作。自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来,公司累计向1.1亿多人次赔付支出超1900亿元。 

  2016年,国家开始进行长护险制度试点,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江苏、成都、等地,都协助政府探索形成了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典型服务做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将长护险制度的提法从“试点”改为“建立”,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此领域持续深耕,目前已开展了70余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项目,覆盖全国16个省市3800多万人。 

  2021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大病保险+商业保险”帮扶机制,为农村人口提供买得起、买得到、愿意买的保险产品与服务,有效降低农牧民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2022年,个人养老金试点工作正式开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参与其中,试点政策发布的次日便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全部出单。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出单11.9万件,业务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对接政府“一城一策”惠民版医疗保障需求,积极发展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截至2023年底,累计落地“惠民保”项目超120个,承保人数超过4000万。 

  多年来,为满足不同人群保险保障需求,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不断推进保险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高度重视老年人、女性、儿童、“两新”群体的多元化保险保障需求。截至2023年底,在北京、上海、重庆等首批7个启动新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城市中,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承办5个试点城市的项目,居行业领先地位。 

  如今的中国人寿,将公司发展融入到国家战略布局中,积极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助力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针对多元群体,不断强化多元产品服务供给。提升普惠保险服务覆盖面、可得性,着力做好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大文章。 

  坚持“头雁”领航 

  用改革创新回应时代声音 

  2001年,国内保险公司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两年后,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境外成功上市,创造了当年全球较大规模的IPO,并以此为标志拉开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的序幕。 

  2007年,保险业进入了规范化发展阶段。以“经营管理体系改革”为抓手,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持续推进公司治理升级、营销业务转型。2008年起,逐步建立新型经营管理体系、评价考核体系、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择优的用人制度。2014年,开始全面推进队伍驱动业务的发展战略。 

  2019年,加快转型和深化改革成为保险业发展的主旋律,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以“鼎新工程”为突破,展开了从理念到业务,再到组织和机制的系统性升级。达到了释放机制活力,调优业务模式,强化科技供给赋能,奠定未来发展基础的目标效果,也让该公司的总保费在一年后突破了6000亿元大关。 

  2022年以来,在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以“八大工程”为延续,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构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在销售渠道强体工程下,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推进新型营销模式布局,试点推广“种子计划”, 打造“专业、价值、融合”的金融保险规划师队伍,培育未来新动能,截至2023年底,该公司已在8个城市启动试点。 

  在健康养老生态工程下,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养老生态建设步伐加快,明晰中国人寿特色养老生态中长期发展目标与规划,强化多元模式供给,加快重点城市项目布局。 

  如今的中国人寿,总资产规模突破6万亿,内含价值超1.26万亿,并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头雁”之姿,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地走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 

  强化科技驱动 

  以创新赋能“国寿好服务” 

  自“科技国寿”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建成首个多活数据中心。2021年,作为金融行业第一批试点单位,该公司成为首家实现核心业务系统信创数据库迁移投产的企业。 

  不仅如此,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以科技赋能运营服务,为行业发展树立标杆。早在2015年,该公司便着手推进实施“以客户为中心,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流程变革,到 2022年形成了公司职能流程及端到端流程管理体系。将客户从繁琐的线下流程中解放出来,让“简捷”成为服务的根本。 

  通过加强内外部数据连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实现了从投保、承保、保全到理赔的全场景数智化服务。2023年推出“理赔预付”服务,打破“就医后理赔”的传统模式。并在多个省份试点“全流程无人工理赔”,将原来以天为单位的理赔速度缩减至秒级,用“品质”筑就暖心保障。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推出适合老年客户使用的互联网应用——中国人寿寿险APP尊老模式,推出“长者来电一键接入人工”“长者临柜专属陪同”“特殊客户上门赔”等服务项目。 

  如今的中国人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致力于知客户所需,达客户所求,每年聆听客户声音超千万人次,为客户提供“简捷、品质、温暖”的国寿好服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科技赋能运营服务,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书写数字金融大文章。 

  传承红色基因 

  引领高质量发展 

  赋能经营发展,助力实现公司治理现代化。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持续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重点业务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 

  鉴往知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表示,将做到强党建、推改革、防风险“三坚持”;实现稳发展、增价值、重队伍“三提升”;强化优服务、促融合、降成本“三突破”。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聚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培育新动能,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持续贡献“国寿力量”。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