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基金 > 首页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基金高分红 业绩高乐高 开放式基金又拉开大战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2月07日 09:47
张胜男
    股市行情高位调整,当股民正为赚指数不赚钱苦恼之时,基民却笑逐颜开:封闭式基金的分红题材尚未结束,开放式基金又拉开了高分红大战。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开放式基金分红榜“状元”为南方高增(160106),累计分红4次,累计每10份分红9.04元,最近一次分红10送7.47元,创基金单次分红历史新高。景顺鼎益(162605)和景顺动力平衡(162603)分别以累计分红10送8.6元和10送7.4元,位列第二、三名。同时,共有81只基金每10份派送1元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分红不仅代表了基金净值增长,收益增加,投资策略方面的优势,更体现了基金公司愿意给投资者及时兑现收益,回报投资者的管理理念优势。

    确是有“红”可分时

    面对目前开放式基金的高分红现象,华夏基金总经理助理张后奇认为,高分红对于整个基金行业的发展将产生正面影响。今年市场行情好,基金业绩好,分红回报投资者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有钱可分,高分红无可厚非。按照相关规定,基金净值低于面值之下的时候,不能分红;基金公司现在高比例分红,定然是有能够满足分红需要的、已经实现的收益,也就是“有红可分”。

    张后奇还仔细为记者分析道:之所以如此多公司扎堆高分红,应对赎回压力,避免高净值带给投资人的申购压力是一方面,但并非全部理由。没有哪个基金经理傻到自己给自己做套,把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给投资人做一顿大餐,而后大家一起饿着。分红公告前谁也无法预测投资者会选择哪一种分红方式,是现金红利,还是基金份额红利?因此分红所需现金早已预留,因为高分红而引发的基金操作风险理论上并不存在。

    分红虽高元气不伤

    如此大比例的现金分红,会否影响该基金的正常投资活动?为此王群航表示否定。他说,本来股票就是有买有卖的。板块轮涨,个股轮动,有涨有跌,从价值低估到价值高估,波动中必然触发投资者的买卖行为。如前期的有色金属、军工、银行类股票,股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持有人自然会选择卖出,卖出之后自然就形成了可以分配的“已实现收益”。

    而且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每一次分红行为都是管理团队进行风险评估之后的决定,是否有足够现金流支撑的问题是被事先研究过的。因此,分红并不会影响基金的健康状况。

    分红优于分拆

    相比较此前曾经热极一时的基金分拆,选择高分红从而将净值打回到一元左右的做法更有优势。因为分拆相当于全部投资者选择了以基金份额红利的方式分红,然后份额增加,净值降低。而现在通过高比例的分红,是在降低净值的同时,给投资者以双向选择:既可坐拿“真金白银”,也可换做基金继续投资。

    王群航更是一针见血地划分出分红与分拆的界限:分红就是分红,不是分拆。分红是将已实现的收益分配给投资者;而分拆则是在拒不分红的前提下,将原有的基金份额拆“小”。分拆这一现象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相关基金管理人坚持不分红,将基金的净值推得很高,这种行为是值得商榷的。

    分红模式非重点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讲,分红意味着基金规模减小,相应管理费用减少。而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分红又是必不可少的营销手段,投资者普遍抱有“恐高”心态,高分红对于持续营销非常有益。前期以“所有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中分红频率最高的基金”而著称的中海分红增利基金就从中获益匪浅,“低净值申购,高分红回报”的理念深受投资者欢迎。

    至于采用怎样的分红模式,是到点分红的少量多次,还是高比例分红的巨大惊喜?哪一种更应该得到追捧或发扬?

    王群航认为,各只基金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投资情况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利益分配,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并不重要。“到点分红”等只是一种制度安排,而高分红则是今年以来,股市行情向好,基金投资收益良好之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未来是否还会出现,甚至是否会成为主流,都要由市场决定,并不是单方面的意愿可以实现的。如果未来基金的业绩不如今年这么好,如果基金跌破面值,就连低分红也不会有了。

    在分红策略的问题上,张后奇更是强调,“持续不断地给投资者分红,是基金公司的根本要诀,也是投资者选择评价一家基金公司的重要标准。”华夏在对外宣传的时候总是不忘告诉投资者,华夏基金9年累计给投资人分红66个亿。这在投资者眼中,就是招牌,就是信赖的理由。
 
来源:证券日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