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消金将转让260亿资产包?或刷新个贷不良资产转让纪录

2024-04-19 09: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关婧)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捷信消金将转让260亿资产包?或刷新个贷不良资产转让纪录

2024年04月19日 09:00    来源: 南方都市报    

  近日,一则关于捷信消金将转让260亿“资产包”的消息在市场上流传。倘若上述交易成功,将打破由捷信消金保持的个贷不良资产转让纪录,创下历史新高。 

  2022年底,消金首次纳入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机构范围后,多数持牌机构纷纷参与个贷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截至目前,31家持牌消金中,已经有23家开设了不良贷款转让账号。 

  260亿转让给“老伙伴”? 

  捷信消金称不予置评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捷信消金有一个本金规模高达260亿的资产包即将转让。 

  据悉,该资产包报价约20亿,而且可能不会在银登中心挂牌公开挂牌。经济学者盘和林告诉湾财社记者,部分消金公司不采用公开挂牌的方式,主要是因为公开挂牌需要公开必要信息,可能涉及企业隐私或者商业机密。此外,公开挂牌可能很难获得理想报价。 

  目前存在两个有意向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业内人士透露,两个有意向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中,有一方为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资产”)。 

  事实上,浙商资产已经并非第一次受让了捷信个人消费信用不良贷款。4月15日,银登网显示,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消金”)发布了关于2023年第2期个人消费信用不良贷款转让项目不良贷款转让结果公告。内容显示,浙商资产成为最终的受让方。

  回到2023年8月10日,捷信消金于彼时发布了关于上述不良贷款项目的转让公告。这一资产包的未偿本息总额达到了169.76亿元。 

  近170亿的不良资产转让规模,不仅让这笔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成为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试点以来最大的一笔资产包,更占据了31家持牌消金2023年三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规模总额的42%。 

  公告显示,该资产包涉及超126万人的144万笔借款。资产包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1546天,1441969笔贷款五级分类均为损失类,其中4笔处于诉讼中。 

  值得一提的是,倘若本次260亿的不良资产包转让成功,其总规模将打破此前纪录。 

  对于260亿不良资产转让项目的真实性,南都·湾财社向捷信消金进行求证。捷信消金表示,“对市场传闻和揣测不予置评”。 

  个贷不良资产转让愈发火热 

  挂牌总规模增长超300% 

  事实上,并非捷信消金正在转让个贷不良资产,多数持牌消金也正在逐步扩大个贷不良资产的转让规模。 

  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制度自2021年开始实行,截至目前已近3年。截至2023年底,31家持牌消金公司中,已经有23家消金公司开设了不良贷款转让账户,包括了头部的蚂蚁消金、招联消金、捷信消金、兴业消金等,也包括中尾部的中银消金、中原消金、海尔消金、中信消金、宁银消金、杭银消金、北银消金、南银法巴消金、蒙商消金等。 

  就2024年来看,中银消金、北银消金均已发布了5期个人不良资产转让公告,招联消金发布了2期个人不良资产转让公告、南银法巴消金、蒙商消金均发布过1期个人不良资产转让公告。 

  银登中心《2024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的数据显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公告挂牌总体情况在2023年快速增长,并于2023年4季度达到了752.9亿元,较2022年4季度的176.0亿元增长了327.78%。该季度的挂牌项目总数则达到了336单,较2022年4季度的124单增长了170.97%。 

  对于个贷不良资产转让规模的快速提升,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湾财社记者解释道,“试点的范围不断扩大,一方面试点银行的数量在增加,另一方面试点的机构类型也在增加,所以会导致规模增加比较快。” 

  董希淼同时补充道,“开展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有助于更好地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而促进金融资产良性循环和金融机构稳健发展。2022年12月30日,消费金融公司首次纳入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机构范围。消金公司积极争取监管政策支持,结合公司发展需要,开立不良贷款转让账户,并稳步有序推进相关工作。未来一段时间,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作为一项创新举措,将在公开、透明的市场化竞价机制中稳步推进。” 

  从银登中心的公开数据可以了解到,不良贷款转让出让方中,消金公司是重要的构成部分。2023年3季度,消金公司的不良贷款转出规模甚至达到了市场参与主体总规模的43.6%。而在受让方方面,主要的不良贷款受让方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盘和林则认为消金公司的个贷不良资产转让过程中存在部分难点:首先是定价难,不良资产评估难题;其次是市场流动性问题,不良资产可能影响金融机构流动性;最后,不管是否转让,催款都是难题。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