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格局形成

2019年04月12日 07:25    来源: 经济日报    

  《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小幅下降,但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在上升,结构性分化加剧。对此,不仅需要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市场化的处置格局,还亟需创新型的处置模式——

  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走势和处置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4月10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2019)》(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在去产能、去杠杆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持续上升,且结构性分化加剧。其中,全国性银行不良贷款率小幅下降,但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在上升。

  “区域性、行业性风险显露,特别是区域性中小银行的问题资产风险更加集中。”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董裕平说。

  针对不良资产走势,《报告》指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正在逐步见顶,尽管不良贷款总额仍将惯性增长,但今后其持续快速攀升的空间已较为有限。

  《报告》还显示,经调查,商业银行认为2019年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最有效途径仍是不良资产转让。作为受让方,其参与主体已逐渐多元,包括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地方AMC、银行系债转股专营机构、民营非持牌AMC等,市场化处置格局已形成,竞争更加有序,不良资产包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与此同时,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创新发展空间仍较大。

  农商行资产质量承压

  在经历了过去几年高速扩张后,农村商业银行较弱的风险控制能力已对其资产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报告》指出,从不良贷款余额角度看,2018年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排名前三位;从不良贷款率的角度看,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排名前三位。

  “近年来,农商行等中小银行规模快速扩张,但由于信贷业务结构不合理、贷款集中度高、风控能力有限等原因,在金融强监管环境下,信用风险持续暴露。”董裕平说,特别是随着监管政策调整,要求银行充分暴露坏账,部分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资本充足率承压。

  相比之下,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经营则较为稳健,民营银行因引入新型风控技术、金融科技渗透度高、没有历史包袱等原因,资产质量相对较好。

  对于接下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走势,《报告》认为,随着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充分暴露不良贷款,存量的风险资产仍将进一步出清,不良贷款率仍有可能上升。

  但从不良贷款的先行指标“关注类”贷款走势看,其占比已呈小幅下降趋势,这表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可能正在逐步见顶,不良贷款快速攀升缺乏支撑。

  所谓“关注类”贷款,是指在正常贷款中,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仍存一些可能不利于偿还因素的贷款,通常被视为不良贷款的“风向标”。

  中国银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03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68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3%,较上季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资产包价格将回归理性

  面对已形成的不良贷款,商业银行更倾向于用哪种措施来处理?《报告》通过对202位商业银行从业者的调查发现,“不良资产转让”仍被视为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最有效途径,可快速剥离不良贷款、回收现金。同时,由于不良资产市场目前仍为卖方市场,商业银行具有议价优势。

  《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不良债权招标规模较上年增加近50%,不良债权成交规模较上年增加20%。那么,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卖给谁了呢?作为买方,其参与主体已逐渐多元。其中,既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也有纷纷设立的地方AMC,还包括了银行系债转股专营机构、民营非持牌AMC等。

  《报告》指出,总体来看市场化处置格局已形成,竞争更加有序,不良资产包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

  但是,目前各买方主体内部结构性差异却较大,四大AMC和其他买方主体在处置能力、处置模式上具有较大差别,不同地区的不良资产供求关系也存在较大的不均衡,错位竞争态势将更加明显。

  其中,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供给远超四大AMC当前处置能力的情况下,地方AMC的新补充力量已开始显现。

  “虽然地方AMC不良资产收购的规模相对较小,但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董裕平说,由于地方AMC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可避免采取极端方式处置不良资产,进而有利于提高处置效率和效益。

  此外,地方AMC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也在逐渐丰富,除传统清收、转售外,股权投资、债转股、并购重组等主动处置方式的应用有所增加。其中,重组类业务已成为地方AMC的重要利润来源,这有助于更好推动地方企业优化债务结构、盘活存量资源、化解债务风险。

  处置模式创新空间大

  面对持续结构性分化的不良贷款,不仅需要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市场化的处置格局,还亟需创新型的处置模式。

  中国东方资产总裁邓智毅认为,不良资产处置模式要从传统的“三打”转型升级为“三重”。也就是说,“打折、打包、打官司”已无法完全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亟需转型升级为“重组、重整、重构”模式,即提升投行化的运作能力。

  所谓重组,即以债务重组优化企业财务结构,以资产重组优化企业资产结构,进而帮助企业修复资产负债表;重整,即以法定重整程序帮助债权债务关系复杂的企业或机构解脱困境,实现债务出清,或良性退出,或轻装上阵;重构,即以“股+债+并购重组+投行服务+咨询顾问”等多种方式,对企业的资金、资产、人才、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重新配置或外部引进,或构建新的法人主体,或构建新的经营模式,或构建新的产业链条,实现企业生产要素再造和提升。

  与此同时,邓智毅认为,AMC还需要将自身的核心能力从“三拍”过渡优化为“三创”。

  他表示,在不良资产处置的初期摸索阶段,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尽职调查多靠“拍胸脯”,定价多靠“拍脑袋”,处置多靠“拍数字”,甚至有的不良资产一搁就是数年,不拆不分,不处不置。

  面对新形势,AMC应持续提升“三创”能力,创建尽职调查能力、创建估值定价能力、创建管理处置能力。对于创建管理处置能力来说,在管理环节,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类处置管理方案,快速清分;在处置环节,要分类施策,积极嫁接各种平台资源,不断提升资产处置效率和处置水平;对确有增值运作价值的项目,要精心设计,运用多种组合工具,贯彻“三重”理念,努力挖掘潜在价值。(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子源)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格局形成

2019-04-12 07:25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