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三方面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

2018年10月26日 12:42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10月25日,“国际养老金监督官组织全球养老金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养老保障体系有了更高的期待。中国银保监会将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助力养老金体系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养老金保障水平。

  郭树清表示,银行业、保险业是中国养老金市场的骨干力量。目前已经批准设立了9家专业的养老保险机构。2017年受托管理企业年金资产达到了6246亿元。在个人养老金领域,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已为人民群众养老、健康积累了长期储备金近9万亿元。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启动了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

  对于推进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郭树清建议,一是要将养老金改革与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结合起来。二是要将养老金改革与加强养老金监管结合起来。三是要将养老金改革与发展养老产业结合起来。

  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郭树清表示,2018年以来,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在外部环境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总体表现稳定。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总体处于中高速的增长区间。中国经济前景光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市场信心保持稳定。这为我们完善养老体系,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从国际比较看,中国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特别繁重,老龄化挑战格外严峻。”郭树清说,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关键是如何应对挑战,因势利导,将人口压力变为经济转型的契机。目前,第一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次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团体商业养老保险,第三层次的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构成了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共同承担的中国养老金体系的基本框架。

  “但也要看到,中国养老金的体系结构还不够平衡,公共养老金在目前的阶段还是占绝对主导,所占比重过高,而市场化的职业和个人养老金发展还很不充分。”郭树清指出,市场机制具有突出的效率优势,可以对公共养老金形成有力补充。一是提供种类多样的养老金计划,满足企业和居民个性化的养老保障需求;二是缴费和给付挂钩,具有激励相融的特点,提高制度参与率和覆盖面;三是积累长期资金进行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国民收入,培育资本市场,宏观溢出效应非常显著。进一步发展完善市场化的养老金制度,对于增强中国养老金保险体系的稳健性,实现“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已为人民群众养老健康积累近9万亿长期储备金

  “银行业、保险业是中国养老金市场的骨干力量。在公共养老金领域,积极参与市场化经办实践。在职业养老金领域,成为企业养老金市场化运营的主力,其中受托归属保险业和银行业,投资管理面向整个(金融)市场。”郭树清介绍称,目前已经批准设立了9家专业的养老保险机构。2017年受托管理企业年金资产达到了6246亿元。在个人养老金领域,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已为人民群众养老、健康积累了长期储备金近9万亿元。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启动了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

  郭树清表示,银保监会将持续深化改革。推进养老金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银行业、保险业专业优势,加快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着力扩大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替代率,加大银行业和保险业资金对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商业养老保险更有效的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资本。与此同时,也将持续扩大开放。以促进竞争和优化结构为目标,坚定不移的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落实好已确定的放开股比限制等开放措施,鼓励外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参与养老金领域的业务,积极引入外资专业养老保险机构。

  推进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 郭树清提三方面建议

  对于推进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郭树清建议,一是要将养老金改革与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结合起来。解决养老金缺口,从长期来看,还是要靠促进经济增长。养老金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养老金制度不合理,会扭曲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经营成本,抑制资本形成和积累,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所以必须统筹考虑养老金制度改革和经济内生动力,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筹资能力不足问题。

  二是要将养老金改革与加强养老金监管结合起来。养老金制度改革要充分考虑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使养老金制度符合国情。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保持经济金融健康。坚持审慎监管原则,引导养老金投资机构树立长期稳健的投资理念,提高监管技术水平,促进养老资金长期增值。

  三是要将养老金改革与发展养老产业结合起来。在养老金制度改革过程中,要整合医疗、老年看护、养老社区等多方面养老资源,推进养老保险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要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提升养老产业供给能力和水平。

  我国初步形成养老金融“一体三翼”格局

  10月20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8)》提出,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但在国家诸多政策连续推动下,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行业在过去一年纷纷进行了积极探索,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都得到了初步发展。总体而言,我国养老金融“一体三翼”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从保险行业角度出发,指出保险业是养老金融和养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保险机构本身是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型机构,在资产端可通过对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业的投资来加强民生建设,在负债端可通过各类保险产品为国民提供医、养、健等领域的风险保障和服务上的便利。另一方面,保险行业资产配置的特点和特性和保险资产配置的理念和文化也有助于保险业积极参与到养老金管理之中。他提出,各行业应加大创新力度、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建设。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分享了对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金融体系建设的思考。在如何看待老龄化挑战问题上,他认为,我国老龄化呈现出“速度超快、规模超大、程度超高”的“三超”特点,但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还存在不足。未来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设定的发展目标,针对现实和长远问题,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多层次养老产品供给体系建设,推进多主体共同负担养老责任,大力进行科技创新探索,坚持底线思维防控风险。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指出,养老金同基金业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2018年推出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明确基金业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以及养老目标基金的推出就是很好的例证;同时,她介绍了基金业在养老金方面的探索情况和养老目标基金的设计情况。她指出各行业应加强合作,持续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以投资者为中心,发行符合养老需求的产品,提升养老投资体验;同时培育更加专业的人才和队伍,帮助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和多元配置,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