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油品走弱 棕榈油难挽跌势
记者 张利静
8月26日,棕榈油期货高开低走,主力1601合约最终报收4138元/吨,下跌0.48%。分析师认为,尽管在央行降息降准政策支撑下,棕榈油隔夜小幅反弹,但是受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下跌影响,棕榈油面临很大压力。
市场预期马来西亚棕榈油8月库存将继续攀升。马来西亚贸易商对棕榈油价格预期普遍偏于悲观。截至昨日,马来西亚BMD毛棕榈油期货连续第五日下跌,触及近六年半最低,11月棕榈油期货合约收跌0.68%,报每吨1902马币。
靓丽的月度出口数据未能挽回跌势,因投资者更多的注意力在于竞争性油品的价格走势上。船运调查机构ITS数据显示,马来西亚8月1-2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1,275,869吨,较7月1-25日出口增加10.75%。
国内方面,7月棕榈油进口大幅增加,但库存水平也“水涨船高”。数据显示,中国7月棕榈油进口量718801吨,较上月增幅30.3%。截至8月24日,全国港口棕榈油库存总量上升至70.2万吨,较上周五增加3.5%,较上月同期增加19.7%。
终端需求迟迟不见好转,期货盘走势低迷令现货商维持谨慎交投氛围。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