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经即时解盘 > 盘后点评  > 正文
中经搜索

创业板再度雄起 花荣:不注意概念真不行

——“微言论市”10月21日
2013年10月21日 15:3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今天沪深两市双双迎来了强势反弹行情,沪指依托30日线支撑强势向上突破了5日、10日和20日线等多重阻力位,重新向2年线即500日线发起冲击。在小盘题材股集体大涨的推动下,创业板指数午后重新站上了1400点大关,大涨近4%。尾盘维持高位震荡,略有回落。从盘面上来看,概念、题材再度强势启动,似乎有那么一丝强者恒强的意思。从技术面来看,由于大盘长期受到2年线的压制,近1个月内沪指就已经连续3次冲击2年线。随后几个交易日内大盘的走势将非常关键,2年线得失或将成为后市多空双方的分水岭。

  股海加油站

  股市赢家法则是:不买落后股,不买平庸股,全心全力锁定领导股!——威廉,奥尼尔

  微言论市

  花荣:炒股不注意概念真不行?

  盘面感觉:沪市大盘在30日均线受到支撑,并且个股热点并较强势,主板创业板都比较强,说明市场强势延续中。后势感觉:继续演绎个股,选股要概念和短线技术并重。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711270102efz2.html

  桂浩明:好淡因素交织 震荡格局将延续 

  对于本周市场来说,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管理层有关IPO(新股发行)的表态,现在的提法为不是简单的重启,而是要对现行制度进行较大规模的修改,包括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的资金约束还是比较明显,大盘股仍然不具备全面上涨的条件。本周股市走势会延续已经形成的区间整理格局,不排除交易重心还会有所降低。同时个股行情也会有所弱化,总之行情会显得相对平淡。

  博文链接: http://guihaoming.blog.cnstock.com/2622205.html

  秦洪:筹码松动 长线资金开始离场

  短线A股难有大跌的空间。板块方面,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投资主线出现了一定的回落压力,比如说文化传媒股、上海自贸试验区概念股、土改概念股在近期屡屡出现盘中跳水且大手笔抛盘渐趋增多,这就说明了已经有长线资金撤离A股的态势,从而意味着市场的筹码开始松动,浮筹增多,二级市场的压力的确有所增强。与此同时,政策的预期也开始出现了细微的变化,市场成交量迅速萎缩,就说明存量资金对于短线走势开始担心,这也不利于短线A股形成新的强劲买盘。

  博文链接:http://qinhong.blog.cnstock.com/2622198.html

  技术分析

  徐小明:创业板又掀上涨高峰

  在周一操作策略里,我主要其实在主张一个事情,就是尽量不看或者是少看大盘,真正的市场机会在个股上,而且注意力在个股上还会维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不是一个小的时间。创业板,又掀上涨高峰,个股的活跃度又重新回来了,而焦点在个股尤其是在强势股上,才会拥有更大的机会。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9b8340102e5af.html

  江恩看盘:2233决定后面有没有机会再攻

  指数今天攻过2213后,开始震荡上攻,但2245的抛压没有让多方成功,原因是2230---2233区间还有一个压力区,明天如果攻过2233,就有机会进攻一下前高2242,如果攻不过就不好说了,现在的强压就是2245,攻过后面就有机会,攻不过就没有机会了,明天关注2213的争夺,这个点位本博提过多次,短线确实很重要,守住它就有机会攻2245,然后再攻2270,明天继续2213的争夺,操作上继续进行高抛低吸,等盘面明朗后再做打算。

  博文链接:http://yuiop.blog.cnstock.com/2622253.html

  连心:今日反弹提供两大信息

  今日反弹提供给大家两大信息。第一,午后大盘在2225点一线的长期停留提示我们这个位置是反弹强与弱的分界线。维持在2225点之上则反弹有从弱变强的趋势;失守2225点,则大盘的弱反弹完成后将再次下跌;第二,在大盘处于强弱反弹分界线的位置时,银行股再次成为关键因素。只有启动银行,大盘才能有效越过强弱分界线,让行情得以延续。 

  博文链接:http://lianxin.blog.cnstock.com/2622250.html

  相关链接:

  10月21日收评:沪指反弹冲击两年线 题材大涨助创业板收复1400

  10月18日GDP创新高股市影响不大 花荣:进入敏感期

  “微言论市”栏目介绍:博采众长,慧海拾金。中国经济网财经部推出“微言论市”系列栏目。我们将在每日16点前,针对当日A股市场走势情况,收集新浪、东财、和讯等众多专业财经网站知名博主的最新观点,梳理相关资讯与有价值的市场分析。同样的股市,不同的角度与观点,“微言论市”带您解读大盘涨跌背后的故事。


(责任编辑: 郑海斌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