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出台27条金融措施破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
新华社济南9月27日电(记者王志)27日,济南市出台27条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措施,包括设立规模2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对“政银保”合作模式下的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企业50%的保费补贴等,破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张华说,此次济南市新出台的27条金融措施突出政府在企业增信、风险补偿、信贷投向等领域的引导作用,注重放大财政资金效应,以风险补偿降低融资门槛,用贴息补偿降低融资成本,用政策担保增加企业信用,全力打通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济南市加大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力度,设立规模20亿元的济南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建立不良贷款分级补偿机制,增强银行机构向民营和小微企业放贷信心。同时,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放宽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率,对驻济银行机构发放的符合条件的增量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奖补等。
张华说,为解决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到期资金接续难题,济南市将中小微转贷引导基金规模一次性扩大至1亿元,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低费过桥资金服务。同时,建立“政银保”合作机制,对“政银保”合作模式下的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企业50%的保费补贴,对产生的贷款风险由银行、保险机构与财政按比例分担,拉动银行机构的信贷投入积极性。
此外,济南市还建立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机制,包括对发债进行直接融资的民营企业,按实际融资额的0.2%给予财政补助;对符合条件的投资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股权投资机构给予风险补助等。
(责任编辑:田云绯)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