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让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中自我成长

2014年09月22日 14:57    来源: 经济日报     陈果静

  金融危机让全球银行业重新认识到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随着银行业的发展,金融创新的增多,一些资本脱实向虚的现象在很多国家出现,中国也不例外。近年来,在金融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以钱炒钱的现象开始显现,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迹象,金融资源的分布也不尽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

  然而,很多人都忘记了,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是一对“共同体”。实体经济是金融的“血液”,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金融发展无法独立于实体经济而单独存在。在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当前,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更能够夯实银行业的基础,使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中心,银行业首先需要在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上发力。这就需要改变当前金融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状,如中国当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些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如小微企业、“三农”等难以得到发展所需资金;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低效领域和财务软约束平台占用了大量资本。因此,增强金融运行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必须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这就需要银行业共同努力,积极引导资金从低效领域、风险较大的部门,更多流向和支持小微企业、“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银行业过去大型金融机构较多,而中小金融机构不足、国有金融机构较多,而民间资本参与较少的状况也到了要改变的时候。目前,中国首批民营银行即将面世,这将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创造一个可复制的“样本”,在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同时,使得中国银行业有更多的层次与深度。

  然而,从根本上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在金融领域,一方面需要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同时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使得利率和汇率由市场来决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鼓励金融创新。通过一系列市场化的改革,中国银行业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同时,使其自身更加成熟与稳定,进而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