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金融改革路线图

2014年09月22日 14:49    来源: 经济日报     郭子源

  金融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以金融组织体系改革、金融要素价格体系改革、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为三大“抓手”的改革路径正稳步推进。

  金融组织体系改革——

  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提速

  金融组织体系改革是金融改革的核心前提,金融机构基础行为不改变,利率市场化等要素改革就无法取得实质性成效。

  中国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的蓝图包括: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等。

  今年7月25日,三家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获得银监会批准筹建,成为金融业对内开放、优化金融体系结构的标志性事件。三家民营银行以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为目标,在发展战略与市场定位方面各具特色: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将办成以重点服务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为特色的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定位于主要为温州区域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区居民、县域三农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天津金城银行则将重点发展天津地区的对公业务。

  金融要素价格体系改革——

  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近

  中国金融要素价格体系改革的内在逻辑:第一,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第二,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第三在上述基础上,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中国的贷款利率如今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下限已于2013年7月被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也被取消,金融机构可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利率水平。

  由此,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备受关注。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允许商业银行将存款利率上浮至基础存款利率的1.1倍。对于全面利率市场化,央行表示已有时间表,预计在两年之内可以实现,但也要看国内、国际经济等外部条件,存款利率放开将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

  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审慎监管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在宏观审慎监管层面,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规范新业态发展,实施国际新监管标准入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在微观审慎监管层面,则表现为资本监管、信用风险监管、流动性风险监管、操作风险监管等多方并行。

  今年4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六家银行获批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资本办法》整合了巴塞尔资本协议Ⅱ和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确定了标准方法和高级方法两种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方式。今年2月19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规定了流动性覆盖率、存贷比、流动性比例三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提出了多维度的流动性风险监测分析框架及工具。

  今后,中国金融监管将继续完善审慎监管政策体系,坚持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有机结合,强化风险监管、法人监管。同时,中国银监会还将密切跟踪银行业发展创新,持续监测新出现的风险点,及时充实监管政策要求。在此过程中,完善监管规则将被作为重点推进,即按照业务类别建立统一的经营规则和监管标准,使不同机构在经营同一业务时受相同的规则约束。

  2013年8月—2014年8月中国金融改革政策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