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证券
|
焦点财讯
|
专题精选
|
滚动新闻
|
金融人物库
如何看待当前金融热点问题
编者按
在国内经济走势、海外市场变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近期,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对此,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并有不少疑虑。为回应上述热点,经济日报记者特地采访了部分权威专家,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从汇率改革、宏观审慎管理、货币政策调控、银行化解“不良”等方面进行系列解读。
分享专题:
中国经济网财经部出品
图片报道
2015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金融数据透露三信号
头条报道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不会改变
针对人民币汇率改革方向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16年1月人民银行工作会上强调,将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一表态表明,中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没有改变。去年8月1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轮快速调整,出现了较大波动。此后,2015年12月的第二周,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和中间价...
防范系统性风险需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近期,债务、互联网金融、民间融资及非法集资有关的事件,让金融风险又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热点。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我国仍面临金融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如何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统筹协调,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值得深入探究。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对原有金融管理体制的补充,主要针对系统性风险,着力平滑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
银行业应对“不良”有准备也有措施
近日,中国银监会发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67%,连续10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余额也已连续17个季度上升,这再度引发社会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担忧。在经济下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银行不良贷款上升、信贷资产质量产生波动具有一定合理性。”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廖媛媛表示,信贷资产质量是经济运行结果的滞后反应...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货币政策更重精准灵活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如何稳增长?一提到货币政策调控,市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降息降准。出乎意料的是,2016年农历新年前,降准并未如市场预期而至,央行释放跨年流动性的是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一系列工具。如何理解货币政策调控的思路转变?结合近期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来看,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正逐步完善...
不良风险不断暴露 银行从暴利到面临"活着"问题
从“银行利润高得不好意思公布”到“思考‘活着’问题”,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国内商业银行遭遇了由盛转衰的寒流。在经济下行、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不良反弹的宏观形势下,银行也面临着利率市场化、业务转型、互联网金融竞争等诸多不利因素,商业银行遭受着利润增长乏力、资产质量恶化的双重折磨。而在分析人士看来,2016年同样是银行较为困难的一年...
专家解读外汇收支形势:人民币汇率指数将总体稳定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5年外汇收支形势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数据。为何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呈现净流出态势?外汇储备还会下降吗?人民币汇率将怎样波动?就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呈现净流出态势。按美元计价,银行结售汇逆差4659亿美元,银行涉外外汇收付款逆差2538亿美元...
更多新闻
相关新闻
互联网金融迎强监管时代
1月22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表示,金融安全事关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地银监局披露监管年报
近日,多家上市银行陆续公布了2015年的业绩快报,在人们意料之中,资产质量并未有明显改善。...
银行间债市再松绑
随着债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扩容,债券市场发行人的发行资质也迎来松绑。新年伊始,需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