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专题 > “28号文”助推 贵金属现货交易所谋交易模式转型 > 要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28号文助推 现货交易所谋交易模式转型

2014年09月11日 08:4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检查。

  自6月下旬“清整联办28号文”下发后,证监会牵头,联同地方金融办、商务厅、工商、公安等清理整顿联办小组成员,对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展开了为期3个月左右的现场检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现场检查将更为彻底,不仅会审查交易所上报的资料,还会深入检查各交易所的交易模式、业务运行、设立审批、内部管理等是否符合规定。

  

    大圆银泰总裁 袁顾明

  在这场全国性的清理整顿行动中,不合规和存在违规行为的交易所难逃停业或整改。“清理整顿并不是最终目的”,某政府相关人士表示,为推动各类交易所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将探索建立各类交易场所的长效监管机制,并推动大宗商品现货市场新交易模式的形成。

  随着现场检查的全面铺开,这场大规模的清理整顿行动无论是政策条款,还是具体行动规划都渐趋明朗,也让深感行业前景未卜的正规交易平台悄然松了一口气,与此同时,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交易模式转型再度成为行业内关注的焦点。

  此前,大宗商品行业内关于交易模式转型的传闻既已沸沸扬扬,但却迟迟没有交易所站出来做正面回应。据记者了解到,多家交易场所已向监管层上报整改材料,不过交易模式的具体调整方向还没有明确结论。

  正当行业内为交易模式转型揣测不已的时候,江苏再次领跑全国,华东地区最大的贵金属现货交易所——江苏大圆银泰贵金属现货电子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大圆银泰”)首度正面回应此前该交易所即将转型交易模式的传闻。

  日前,记者对大圆银泰总裁袁顾明进行了采访,深入了解大圆银泰模式转型背后的历程。据袁顾明透露,大圆银泰确定将进行颠覆式的交易模式变革,具体内容将于9月11日公布。

  “去年我们就有意识的在为模式转型做准备”,袁顾明对记者表示,从去年6月份开始,大圆银泰就没有再发展新的会员单位,希望通过主动降速来逐步完善自己,为模式转型和以后发展打好基础。到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大圆银泰率先开始了对经纪商的清理整顿工作,原来大圆银泰共有5000多家经纪商,经过清理以后,只剩下1000多家。另外,4月底大圆银泰上线了网上开户平台,一是为了简化开户流程,方便投资者,另一方面对大圆银泰精简中间业务环节,加强对会员单位和经纪商的监管,做好投资者教育也有积极意义。

  在大圆银泰新交易模式中,政府监管将深入贯穿到交易体系各个环节。去年年底,大圆银泰配合江苏省金融办发起成立了国内首家省级登记结算公司——江苏交易场所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结算”)。袁顾明表示,江苏省有着非常好的政策环境,很多监管措施都走在全国前列,大圆银泰的交易模式创新受到了监管层的大力支持。江苏结算是大圆银泰新交易模式重要的一环,这是一家政策性非营利机构,于今年年初正式开始运营。

  在政府监管层、江苏结算和大圆银泰等多方合力下,新交易模式已初步成型。

  通过江苏结算,将实现交易、登记、结算三者的分离,交易所将只专注于提供交易平台服务,会员单位将专注于做好投资者教育和服务工作,资金由银行托管,而所有的登记开户、交易监控、结算都将通过政府成立的登记结算公司完成。这种交易模式的意义就在于,政府监管层不仅能够直接监控到所有的交易数据、资金动向,而且能够全面掌握到投资者的情况,在从根本上杜绝违规行为的同时,有效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在大圆银泰看来,投资者的利益始终是重中之重。记者了解到,在大圆银泰新交易模式中,将会有一个由大圆银泰和会员单位共同出资设立投资者保障基金账户,一方面能够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对会员单位的约束力。

  在新交易模式的基础上,大圆银泰的未来发展将分为横向和纵向两部分。横向将往贸易、实体部分延伸,努力服务好实体经济,现货交割是大圆银泰发展的一个重点。另外,大圆银泰也将上线O2O门店,为生产商、加工商、贸易商、消费者提供一个互动、产品展示的大平台。纵向大圆银泰将建成一个国际化的、基于互联网的综合财富管理集团,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和选择。

  对于中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未来,袁顾明充满了信心,“在政府领导和各合作单位的支持下,通过变革业务模式和交易模式,大圆银泰将迎来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也必将在政府和行业共同努力下,真正实现良性健康的发展。”


(责任编辑: 蔡情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