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3月调研深耕电子和机械设备行业

2025-03-28 07:19 来源:中国证券报

  继续深耕电子、机械设备两大行业,被调研标的超六成实现正收益,3月以来,券商调研A股上市公司路径图逐渐清晰。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沪深北交易所共有543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调研,其中电子、机械设备行业上市公司相对更受青睐,医药生物等行业上市公司也获得券商密集调研。

  结合对政策及行业基本面的分析,业内人士认为,二季度预计电子行业业绩仍有较强支撑,板块有望取得较好表现;中医药产业有望迎来高质量发展,预计未来头部企业外延并购节奏有望加快。

  543家公司接待券商调研

  从单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调研情况看,主营印制电路板、封装基板、电子装联等业务的深南电路,3月以来累计接待前来调研的券商51家次,数量在同时期接待券商调研的上市公司中高居第二位。公司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PCB相关话题是机构调研时的重点,公司PCB业务近年来扩产规划、2024年公司PCB业务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变动原因、PCB业务在汽车电子领域产品布局情况等被频繁问及。对此,深南电路表示,公司PCB业务在2024年充分把握算力以及汽车电子市场的机遇,实现营收和利润的稳健增长。

  像深南电路这样,3月以来获得券商“登门拜访”的A股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还有76家,电子行业也是券商3月调研最关注的方向,芯源微、晶丰明源、汇顶科技、立讯精密、国芯科技、盛美上海等上市公司,3月以来接待券商调研频次均在30家次以上,机构关注热度较高。从上市公司披露的调研纪要看,主营业务布局及未来可以拓展的方向、毛利率等重要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及原因、公司在研发方面情况如何、公司后续发展规划等是机构调研时比较关注的问题,AI发展对公司产品提出哪些需求、公司在AI/AR眼镜方面有什么进展等与AI相关且市场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在调研中也被机构所关注。

  从整体行业分布情况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记者发稿时,3月以来共有543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调研,机械设备行业共有71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调研,数量仅次于电子行业,券商年内调研继续深耕电子、机械设备行业的“口味”仍未发生改变;医药生物、基础化工、计算机、汽车、电力设备等行业上市公司,3月以来也获得券商较为密集的调研。煤炭、社会服务等行业尽管3月以来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居前,但行业内上市公司同时期却较少获得券商调研。

  电子、中药等板块投资机遇获看好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截至3月27日收盘,前述543家上市公司中,有333家3月以来实现正收益,占比超过六成。从行业板块表现看,3月A股价值风格阶段性走强,电子和机械设备行业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较靠后,而医药生物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强。

  作为科技成长方向值得布局的主线之一,电子行业后市投资价值仍然获得机构看好。华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郑小霞认为,AI硬件升级助力电子行业从估值提升阶段过渡至业绩支撑阶段,今年在DeepSeek带动整体算力需求继续增长以及“两新”政策扩围至消费电子品类等事件带动下,二季度预计电子行业业绩仍有较强支撑,板块有望取得较好表现。

  对于医药生物行业,近期出台的中药领域利好政策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针对8个方面提出21项重点内容。在国泰君安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丁丹看来,预计未来头部企业外延并购节奏有望加快,优质中药产品有望脱颖而出,中成药集采有望实现优质优价,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二级市场近期热点主题看,“深海科技”表现较为活跃,尽管近期有所回调,但Wind深海科技指数3月以来累计涨幅仍超过13%,明显跑赢上证指数。就深海科技发展对机械设备行业带来的投资机遇而言,东吴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周尔双认为,在政策催化下,深海科技产业发展提速,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和储运的核心船海装备有望受益,当前时点建议关注有基本面支撑的优质标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关婧)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5股市 > 股市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券商3月调研深耕电子和机械设备行业

2025年03月28日 07:1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 本报记者 胡雨

  继续深耕电子、机械设备两大行业,被调研标的超六成实现正收益,3月以来,券商调研A股上市公司路径图逐渐清晰。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沪深北交易所共有543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调研,其中电子、机械设备行业上市公司相对更受青睐,医药生物等行业上市公司也获得券商密集调研。

  结合对政策及行业基本面的分析,业内人士认为,二季度预计电子行业业绩仍有较强支撑,板块有望取得较好表现;中医药产业有望迎来高质量发展,预计未来头部企业外延并购节奏有望加快。

  543家公司接待券商调研

  从单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调研情况看,主营印制电路板、封装基板、电子装联等业务的深南电路,3月以来累计接待前来调研的券商51家次,数量在同时期接待券商调研的上市公司中高居第二位。公司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PCB相关话题是机构调研时的重点,公司PCB业务近年来扩产规划、2024年公司PCB业务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变动原因、PCB业务在汽车电子领域产品布局情况等被频繁问及。对此,深南电路表示,公司PCB业务在2024年充分把握算力以及汽车电子市场的机遇,实现营收和利润的稳健增长。

  像深南电路这样,3月以来获得券商“登门拜访”的A股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还有76家,电子行业也是券商3月调研最关注的方向,芯源微、晶丰明源、汇顶科技、立讯精密、国芯科技、盛美上海等上市公司,3月以来接待券商调研频次均在30家次以上,机构关注热度较高。从上市公司披露的调研纪要看,主营业务布局及未来可以拓展的方向、毛利率等重要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及原因、公司在研发方面情况如何、公司后续发展规划等是机构调研时比较关注的问题,AI发展对公司产品提出哪些需求、公司在AI/AR眼镜方面有什么进展等与AI相关且市场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在调研中也被机构所关注。

  从整体行业分布情况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记者发稿时,3月以来共有543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调研,机械设备行业共有71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调研,数量仅次于电子行业,券商年内调研继续深耕电子、机械设备行业的“口味”仍未发生改变;医药生物、基础化工、计算机、汽车、电力设备等行业上市公司,3月以来也获得券商较为密集的调研。煤炭、社会服务等行业尽管3月以来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居前,但行业内上市公司同时期却较少获得券商调研。

  电子、中药等板块投资机遇获看好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截至3月27日收盘,前述543家上市公司中,有333家3月以来实现正收益,占比超过六成。从行业板块表现看,3月A股价值风格阶段性走强,电子和机械设备行业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较靠后,而医药生物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强。

  作为科技成长方向值得布局的主线之一,电子行业后市投资价值仍然获得机构看好。华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郑小霞认为,AI硬件升级助力电子行业从估值提升阶段过渡至业绩支撑阶段,今年在DeepSeek带动整体算力需求继续增长以及“两新”政策扩围至消费电子品类等事件带动下,二季度预计电子行业业绩仍有较强支撑,板块有望取得较好表现。

  对于医药生物行业,近期出台的中药领域利好政策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针对8个方面提出21项重点内容。在国泰君安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丁丹看来,预计未来头部企业外延并购节奏有望加快,优质中药产品有望脱颖而出,中成药集采有望实现优质优价,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二级市场近期热点主题看,“深海科技”表现较为活跃,尽管近期有所回调,但Wind深海科技指数3月以来累计涨幅仍超过13%,明显跑赢上证指数。就深海科技发展对机械设备行业带来的投资机遇而言,东吴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周尔双认为,在政策催化下,深海科技产业发展提速,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和储运的核心船海装备有望受益,当前时点建议关注有基本面支撑的优质标的。

(责任编辑:关婧)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