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法院:证券纠纷案件收案数持续保持高位

2025-03-28 07: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财务造假、虚假信息披露、隐瞒关联交易……3月27日,北京金融法院结合建院以来审判实践发布《证券纠纷审判白皮书》显示,综合全部民商事案件收案数来看,当前证券纠纷案件量保持高位,最主要的案由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财务造假是最为常见的虚假陈述违法行为。

  白皮书显示,2021年3月18日至2024年12月31日,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证券纠纷案件9246件,占全部民商事案件收案数的44.07%。证券纠纷案件标的总额达438.24亿元,案均诉讼标的额约为473.98万元。在该院受理的证券纠纷中,证券欺诈责任纠纷案件9101件,占据首位。其次为证券交易合同纠纷案件68件,证券回购合同纠纷案件27件,融资融券交易纠纷案件18件,金融衍生品种交易纠纷案件14件,其余案由的案件18件。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是最主要的证券纠纷类型。从行为表现看,虚假陈述行为包括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以及未按规定披露。财务造假是虚假陈述的具体表现,也是最为常见的违法行为。虚假陈述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财务造假,还包括其他非财务信息的虚假披露以及未披露的信息。监管部门对发行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涉及多个虚假陈述行为的情况较为常见。”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峰介绍。

  白皮书指出,当前证券纠纷案件呈现三方面特点——被诉主体范围不断扩大、涉境外上市发行人案件日趋增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其中,随着融资渠道不断丰富,金融创新产品结构和交易模式将更趋复杂化和专业化,诸如大股东违规减持引发证券欺诈索赔;内幕交易与操纵市场的民事索赔;上市公司退市叠加证券欺诈引发索赔案件;特定债券市场的法律适用等新情况新问题逐渐增多。

  “在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中,北京金融法院坚持‘追首恶、惩帮凶、精准追责’的立体化追责机制,强化对发行人、控股股东、中介机构等主体的责任追究,以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薛峰表示,建院以来,该院探索“双轨双平台”证券群体性纠纷高效化解机制及“庭审百问”要素化审理模式,以亲民便捷诉讼、公正高效解纷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同时,在案件审理中推动适用“多因子迁移同步对比法”计算投资损失,使得损失计算进一步科学化。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蔡情)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5股市 > 股市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北京金融法院:证券纠纷案件收案数持续保持高位

2025年03月28日 07:0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韦夏怡

  财务造假、虚假信息披露、隐瞒关联交易……3月27日,北京金融法院结合建院以来审判实践发布《证券纠纷审判白皮书》显示,综合全部民商事案件收案数来看,当前证券纠纷案件量保持高位,最主要的案由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财务造假是最为常见的虚假陈述违法行为。

  白皮书显示,2021年3月18日至2024年12月31日,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证券纠纷案件9246件,占全部民商事案件收案数的44.07%。证券纠纷案件标的总额达438.24亿元,案均诉讼标的额约为473.98万元。在该院受理的证券纠纷中,证券欺诈责任纠纷案件9101件,占据首位。其次为证券交易合同纠纷案件68件,证券回购合同纠纷案件27件,融资融券交易纠纷案件18件,金融衍生品种交易纠纷案件14件,其余案由的案件18件。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是最主要的证券纠纷类型。从行为表现看,虚假陈述行为包括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以及未按规定披露。财务造假是虚假陈述的具体表现,也是最为常见的违法行为。虚假陈述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财务造假,还包括其他非财务信息的虚假披露以及未披露的信息。监管部门对发行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涉及多个虚假陈述行为的情况较为常见。”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峰介绍。

  白皮书指出,当前证券纠纷案件呈现三方面特点——被诉主体范围不断扩大、涉境外上市发行人案件日趋增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其中,随着融资渠道不断丰富,金融创新产品结构和交易模式将更趋复杂化和专业化,诸如大股东违规减持引发证券欺诈索赔;内幕交易与操纵市场的民事索赔;上市公司退市叠加证券欺诈引发索赔案件;特定债券市场的法律适用等新情况新问题逐渐增多。

  “在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中,北京金融法院坚持‘追首恶、惩帮凶、精准追责’的立体化追责机制,强化对发行人、控股股东、中介机构等主体的责任追究,以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薛峰表示,建院以来,该院探索“双轨双平台”证券群体性纠纷高效化解机制及“庭审百问”要素化审理模式,以亲民便捷诉讼、公正高效解纷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同时,在案件审理中推动适用“多因子迁移同步对比法”计算投资损失,使得损失计算进一步科学化。

(责任编辑:蔡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