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梦泽
近期,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行业龙头相继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三一重工、晶澳科技等也纷纷公告筹划H股上市。此外,奇瑞汽车以“20年上市长跑终局”的姿态叩响港交所大门,比亚迪更是凭借435亿港元的配股融资规模,刷新了全球汽车行业股权再融资记录。
这一系列资本布局,不仅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全球化布局的决心和信心,更凸显了H股在资本全球化与技术迭代双重浪潮下的重要地位。作为连接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桥梁,H股为中国科创企业提供走向世界的“国际通行证”具有三重优势。
其一,H股能提供国际化融资平台,撬动全球资本。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汇聚大量国际投资者和机构资金。H股上市可吸引美元、欧元等外汇资本,为企业海外扩张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
其二,H股能够提升企业市场信任度,为品牌提供全球化背书。H股上市需符合港交所严格的财务披露和公司治理标准,包括财务门槛、业务可持续性、成长性与技术壁垒审核等,这一过程本身即是对企业合规性和透明度的国际认证。
其三,H股能够优化资本结构。通过H股募集外汇资金,企业可减少对境内融资的依赖,规避汇率波动和政策变动风险。尤其是2024年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后,放宽盈利要求并缩短审核周期,为科技和制造企业提供便利。
笔者认为,H股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资本—技术—市场”的全球化闭环。宁德时代的案例极具代表性,其H股募资计划直指欧洲、东南亚电池基地建设,这正是对海外产能“在地化”需求的精准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