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日新材近1年1期均亏损 2019年上市募18.5亿元

2024-09-06 11: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6日讯 久日新材(688199.SH)近日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36.08%;归母净利润为-1288.12万元,上年同期为-3387.65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844.02万元,上年同期为-4849.57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2.34万元,同比下降70.97%。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5亿元,同比下降12.47%;归母净利润为-9613.77万元,上年同期为4336.33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13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624.0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39.44万元,同比下降50.44%。 

  

  久日新材于2019年11月5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股份数量为2,780.68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发行价格为66.68元/股。久日新材的保荐机构(联席主承销商)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孙越、刘宪广;联席主承销商为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股处于破发状态。 

  久日新材发行新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85,415.74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70,929.29万元。久日新材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11387.21万元。久日新材2019年10月30日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159,542.08万元,用于年产87,000吨光固化系列材料建设项目、光固化技术研究中心改建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久日新材的发行费用总额为14,486.45万元,其中承销费用与保荐费用12,757.02万元。  

  根据2024年6月13日披露的《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登记的公司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分配利润,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9股。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股权登记日2024年6月18日,除权(息)日2024年6月19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京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4股市 > 股市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久日新材近1年1期均亏损 2019年上市募18.5亿元

2024年09月06日 11: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6日讯 久日新材(688199.SH)近日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36.08%;归母净利润为-1288.12万元,上年同期为-3387.65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844.02万元,上年同期为-4849.57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2.34万元,同比下降70.97%。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5亿元,同比下降12.47%;归母净利润为-9613.77万元,上年同期为4336.33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13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624.0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39.44万元,同比下降50.44%。 

  

  久日新材于2019年11月5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股份数量为2,780.68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发行价格为66.68元/股。久日新材的保荐机构(联席主承销商)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孙越、刘宪广;联席主承销商为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股处于破发状态。 

  久日新材发行新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85,415.74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70,929.29万元。久日新材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11387.21万元。久日新材2019年10月30日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159,542.08万元,用于年产87,000吨光固化系列材料建设项目、光固化技术研究中心改建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久日新材的发行费用总额为14,486.45万元,其中承销费用与保荐费用12,757.02万元。  

  根据2024年6月13日披露的《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登记的公司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分配利润,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9股。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股权登记日2024年6月18日,除权(息)日2024年6月19日。 

(责任编辑:魏京婷)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