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口味生变 新质资产大快朵颐

2024-06-17 07:25 来源:中国证券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关婧)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外资机构口味生变 新质资产大快朵颐

2024年06月17日 07:25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记者 徐金忠

  在A股市场“新质资产”大热的当下,回流的外资资金投资偏好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近期,部分上市公司因回购等事项披露了最新的流通股东情况。可以发现,不同于此前外资机构集中赛道行业、押注龙头个股的旧有印象,2024年以来,外资回流加仓A股资产时,出现向工业制造、医药医疗、新型消费等领域“新质资产”聚集的迹象。对比发现,外资机构对部分标的的加仓动作有“大手笔、高强度”的特征,在短时间内就快速提升了持仓规模。

  很多迹象显示,外资机构也在积极做多A股资产。基金人士表示,A股资产在外资机构全球配置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前情绪性的、跟风式的减配后,专业的投资机构正在重新检讨自己的投资思路,在决定回归A股后,外资的投资标准发生了明显变化。回归A股资产,聚焦“新质资产”,正是外资机构的顺势之举。

  外资持仓管窥

  近期,因为回购股份等事项,部分上市公司公告了最新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情况。这为投资者提供了观察最新机构持股情况的窗口。特别是外资的回流,备受市场关注。

  在最新披露的机构持股情况中,高盛、花旗等外资机构的加仓动作陆续曝光。

  具体来看,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自二季度以来,加仓了多家上市公司,其对部分公司的持股为二季度以来大手笔新进。公开资料显示,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国外法人单位。

  例如,6月15日,特一药业公告了股份回购事项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公告显示,截至6月11日,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特一药业136.98万股,占特一药业无限售条件股份总数的比例为0.37%。对照一季报和2023年年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发现,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均未出现在股东名单之中。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塞力医疗和克劳斯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之中。公告显示,截至6月4日,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塞力医疗108.99万股;截至5月17日,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克劳斯256.31万股。上述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仓位均使其进入了最新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但是对照上市公司一季报和2023年年报,同样未见其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之中。

  花旗的最新动作,也在克劳斯的最新股东名单中曝光。公告显示,截至5月17日,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LIMITED(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持有克劳斯228.37万股,持股比例为0.46%。同样,该机构并未在公司一季报和2023年年报中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之中。

  观察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最新持股情况,可以看到更多的外资加仓动作。例如,其对红豆股份在4月15日的持股数量为881.11万股,而一季度末的持股数量为827.10万股,2023年末其持股数量则为789.8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对集友股份的持股也出现了短时间大手笔加仓的情况,公告显示,其在6月6日持有集友股份1553.07万股,一季度末和2023年年末,其在集友股份上的持股数量分别为1206.03万股和974.62万股。在杉杉股份和通策医疗上,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也是以加仓为主:2023年末,其持有杉杉股份3787.53万股,2024年一季度末其持股数量变为3628.73万股,6月6日,其持股数量已经上升至4065.21万股;2023年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通策医疗731.30万股,2024年一季度末加仓至761.64万股,4月9日,其持股数量上升至771.69万股。

  在上述外资机构加仓的同时,亦有外资近期减持了相关公司的股份。例如,UBS AG在一季度末持有芯联集成870.71万股流通股份,但是最新披露的公告显示,截至4月12日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已经不见其身影,这份股东名单中最低的持股数量为250万股,也就是说在4月1日-12日期间,UBS AG至少减持了芯联集成约620万股。

  “新质资产”成为新口味

  观察发现,上述外资机构加仓的标的,有不少看点。

  资料显示,特一药业为集医药研发、制药工业、医药商业为一体的医药上市公司,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海南海力制药有限公司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塞力医疗则是一家以医疗集约化业务与运营服务为主的上市公司。公司表示,在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的增加以及全民健康意识持续提升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塞力医疗瞄准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及体外诊断(IVD)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局面,继续聚焦并围绕“智慧医疗全生命周期运营服务平台”的战略发展规划。克劳斯则主要从事化工机器、化学工程及设备、材料及腐蚀、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在线分析仪表、放射性检测仪表及环保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产品制造和推广应用工作。此外,红豆股份、杉杉股份等等,都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内建立了相应的竞争优势。

  如果把观察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则可以看到外资机构看好A股市场、加仓A股资产的更大愿景。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共有51家外资机构现身744只个股的前十大股东榜,共计持有87.44亿股,期末持仓市值达1162.39亿元,新进个股数量约为568只(剔除重复项)。从外资机构持股市值来看,新加坡华侨银行、法国巴黎银行、阿布达比投资局位居前三,分别持有A股资产257.04亿元、150.69亿元、112.89亿元;按外资机构持仓数量来看,位居前三的是巴克莱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分别持有329只、174只、113只个股。行业方面,整体来看,一季度外资机构对金融、电力电子、汽车、机械制造等板块的加仓力度较大。

  对比前几年外资机构的持仓情况,可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外资机构的口味明显发生了变化。

  “外资机构近年来的投资偏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外资机构在前几年是国内机构的‘启蒙者’,特别是较为中长期的海外资本带着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等理念而来,发挥了市场引领者的作用。但是,复盘其投资可以发现,海外机构在此前以行业、赛道投资著称,例如对于一些消费股的投资,就是外资机构借势国内消费市场拓展、消费升级的经典之作。”有国内公募机构投资总监表示。

  但是,在前两年“恐慌性”“跟风式”的减配、低配A股资产之后,再度回归的外资机构在口味上已发生了改变。

  “对外资来讲,近期的布局,一方面是总体资产配置方向的调整,另一方面是资产配置结构的优化。反映在具体的布局上就是,一是加大对A股资产的投资,二是具体的资产选择上,不再是简单的行业赛道投资、景气度投资,而是寻找新的投资模式,目前从外资在A股和港股市场上的投资来看,新质资产成为其关注重点。”前述公募机构投资总监表示。

  以巴莱克银行的持股情况来看,可以明显发现这样的痕迹。在其一季度末300多只持仓个股的行业分布上,可以看到消费、新能源等行业仍然占据重要的比例,但与此同时,部分制造、机械、电气电机等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也进入到其投资组合中来。例如,其在一季度末新进威马农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持股数量为14.05万股;同样,其在一季度末跻身喜悦智行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为76.71万股。

  “新质资产是市场仍然在摸索的发展方向,但显然这一方向也影响了外资的投资喜好。目前,大量外资机构都在寻找其中可能的机会。”有外资私募投资经理表示。

  回流A股是顺势之举

  高盛、花旗等外资机构对A股资产的加仓动作,背后是其投资策略的变化。今年以来,多家外资机构公开发声,明确表示看好A股资产。

  日前,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随着中国经济企稳,中国上市公司的派息和回购规模达到历史高点,投资者情绪有所修复。高盛认为,国际投资者在未来几个月有望提高在中国资产的仓位。刘劲津还表示,中国股市存在诸多投资机会。行业方面,近期继续看好互联网板块,并上调消费者服务、房地产周期相关板块的配置建议。

  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则表示,目前,境外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的主要途径是沪港通。今年以来,沪港通北向资金净流入约900亿元,如果从2024年1月中下旬的最低点开始计算,则大约净流入1200亿元,净流入规模较为可观。然而外资目前在A股市场的持有比例仅为2.6%,虽然比2017年1%的比例有所提升,但仍有巨大的加仓空间。王亚军进一步表示,A股市场作为新兴资本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凭借自身对市场、信息判断而主动获利的契机,是境外投资者非常感兴趣的市场类型。

  “海外的资金主要分为四大类:一类是大的主权基金,是真正意义上的长钱;第二类是国外的公募基金、区域基金、全球基金等,这类基金期限相对短一点,且有阶段性的考核压力,因此流动较为频繁;第三类是对冲基金,它们是瞄准市场收益的短期交易者;第四类是小型退休金、家族办公室、银行的投资业务等。”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徐荔蓉介绍。

  据徐荔蓉观察,目前,上述四类海外资金中,第一类资金长期趋势是单边流入中国资产;第二类资金则正在逐步转变中,从极端的低配开始增加配置,慢慢进入到平配的状态;第三类资金则在市场中灵活操作,风格较为犀利;第四类资金正在不断了解中国市场,开始逐步增加配置。

  徐荔蓉认为,中国股市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业绩。当前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都已开始逐步复苏,虽然过程可能会比较曲折,但方向十分明确。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来看,处于相对低配A股的状态,而A股在过去一到两年的绝对和相对表现不尽如人意,这就意味着即使基本面出现较小幅度的积极边际变化,也有望带来非常大的弹性。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