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 混合进阶 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创新
2024年04月08日 11:01
来源:
光明日报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紧扣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实际,围绕必修思政课程“形势与政策”教学要求,瞄准内容和资源建设,聚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课程建设目标;强知识,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重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练就分析和把握时局的高阶思维;厚素养,引导学生争做时代新人。
以教改理论成果为基石 扎实反哺教学
学院深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于产出导向的形势与政策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等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专项、福建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摸索教学规律,提炼教改经验,形成70多万字理论成果,为教学提供思路启迪,并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力促教研相长。5年来,学院出版教改专著《形势与政策教学探索》;撰写教改论文40多篇,其中20余篇发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中国大学教学》《思想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双重属性、建设困境及对策思考》被《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收录;提交20多篇资政建议,其中10篇被国家级或省级刊物采用,充分发挥了社会服务功能。
以外引内育为抓手 拓展课程内容和资源
学院主动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契机,2020年8月,建成全省首门“形势与政策”慕课并持续年度更新,2022年3月,此课程首批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被全国300多所高校共20多万名学生选用,共享性和公益性不断彰显。学院注重规范化建设,以专职思政课教师为主,邀请领导干部、先进模范、特聘教授等走上讲台,从学校党务和行政人员中遴选近70名“双肩挑”教师,跨学科打造优质课程团队;扩大朋友圈、画好同心圆,落实省“1+N”建设马院引航计划,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改研讨活动,实现优质师资共育共享、一流课程共融共建;选聘退休教师,组建学院教学督导组,校院督导协同发力,并出台《“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创新方案》《“双肩挑”思政课教师管理规定》等3项制度。近5年,学院召开5场国内国际研讨会,获得各界广泛认可,特别是“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创新云论坛”邀请了全国近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马院院长分享经验。学院还坚持以赛促教,鼓励教师走出去,既展示精气神又练好“内功”。
以融合交互和综合评价为中心 推动混合式教学
自2020年8月起,学院依托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和自建慕课,启动混合式教学,2021年12月建成“形势与政策”省级一流课程,每学期线上2学时、线下6学时。完善环节设置,课前导学,以慕课学习掌握常识和热点;课中辅学,以混合式教学解决重点和难点;课后助学,完成专题测试、拓展阅读,促进知识迁移。依托智慧教学平台,采取“问题式专题化”教学方法,问题驱动、专题轮动,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案例式教学,把准中国实践、契合福建情境,以案说理、以例为据;合作探究,分组研讨,变总体“漫灌”为小组“滴灌”,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得益彰。学院推动课堂内外兼顾、线上线下并举、过程性结果性结合,实现量化评定、系统自动评分,促使“术”“学”“道”有机结合,提高到课率、前排就坐率、抬头率,将有意义的课上得有意思、有价值。
以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塑造为主线 深化价值引领和思维训练
学院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强化政治引导功能,带领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家国情怀、批判思维、哲学眼光、全球视野。紧跟时政热点和学期要点,讲深讲透讲活中国故事、福建故事、福大故事,以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讲清道理、回应现实问题。构筑多维立体、虚实融合的教学场域,明晰知识链、问题链、价值链,运用经典研读、头脑风暴、抢答、点名、投票等手段和多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增进高阶思维训练和能力锤炼,凸显问题导向和学理分析,以“大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多元化途径,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刘有升)
(责任编辑:何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