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3股市 > 股市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因“刀片风波”登上热搜,桃李面包回应:已报警

2023年02月21日 17:36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王敏杰

  因为一块刀片,桃李面包陷入了舆论漩涡。

  2月19日,一则“桃李面包中吃出2厘米带锈刀片”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一名消费者发视频称自己在购买的桃李面包中吃出了2-3厘米左右的美工刀刀片。据称,此后该名消费者联系桃李面包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生产没问题,以后出新品让其第一个试吃。

  相关消息曝光后,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广泛议论,不少网友直言“吓人”,认为吃出刀片已经有些离谱了,希望公司方面尽早给到回复。

  2月20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桃李面包在今日早间曾通过微博发布情况说明,但随后改则动态又被删除。今日午后,桃李面包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高度重视此次客户投诉,并第一时间对工厂内部各生产环节进行安全排查,公司生产过程中不存在使用该类刀片的工艺环节。“公司已邀请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媒体对生产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并已向当地公安部门报警并申请立案调查,相关结果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今日开盘后,桃李面包股价一度下滑近3.6%,此后有所反弹。截至收盘,其报16.08元,股价下跌了0.25%。

  

  被指面包中藏刀片

  根据相关的视频内容,日前,辽宁鞍山一名消费者称自己在某店购买了桃李面包的一款面包,当时其在面包中吃出了一块2至3公分左右的美工刀刀片,刀片已生锈。随后,消费者联系了桃李面包的工作人员。根据该名消费者与桃李面包工作人员的沟通录音,对方表示生产是没问题的,并给出“以后出新品可以第一个试吃”的赔偿方案。

  对上述解决方案,消费者表示无法接受。2月19日,前述当事人发布视频称,刀片已经生锈,在面包上留下黑色印迹,自己不要求赔偿,将会请第三方介入鉴定,如果鉴定出来,希望厂家给消费者一个交待。

  随后,这则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来大量关注。作为消费者熟知的品牌,桃李面包的产品遍布各大商超、便利店等,如果前述情况确实属实,对于日常会选择购买其产品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次冲击。在微博上,有网友称如果刀片吃进口中,后果将不堪设想。还有不少网友也分享了曾经购买食品吃到异物的各种经历,直言企业在食品安全上需要随时重视。

  随着事情的持续发酵,桃李面包方面也坐不住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日早间,桃李面包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情况说明,称排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金属刀片的可能性。不过,这一情况说明的动态很快就被桃李面包删除了。

  正当网友们对桃李面包的这一“操作”感到困惑时,今日午间,桃李面包又通过公告的形式正式回应的此事,其微博也再度发表了一篇最新的情况说明。

  “近日,公司关注到有关媒体出现题为《女子在桃李面包中吃出2厘米带锈刀片》的报道,针对报道内容,公司第一时间展开了全面调查,就此次投诉处理过程中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公司深表歉意。”在说明的开篇,桃李面包方面态度颇为诚恳。

  桃李面包表示,公司高度重视此次客户投诉,并第一时间对工厂内部各生产环节进行安全排查,公司生产过程中不存在使用该类刀片的工艺环节,面包生产是通过面团的搅拌、分块、压薄、卷包、分割、成型、醒发、焙烤、冷却、切片、夹馅、包装、金属检测、装箱等工序,金属刀片经过上述的工序不可能再完整存在,并且公司所有的产品都需经过金属检测机检测方可出厂,排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金属刀片的可能性。

  桃李面包方面还指出,公司已邀请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媒体对生产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并已向当地公安部门报警并申请立案调查,相关结果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根据红星新闻的最新报道,“刀片面包”事件当事人表示桃李面包在此前多次找其协商,还表示希望一同去派出所报警、去工商局协助调查。该消费者在今日午间发布动态表示“下午去工商局”。

  最新业绩下滑

  此次桃李面包在3·15前夕曝出食品问题,让投资者们捏了一把冷汗。

  公开资料显示,桃李面包成立于1997年1月,于2015年12月上市,其法定代表人为吴学亮,注册资本约9.5亿人民币,由吴学群、吴学亮等共同持股。关联风险信息显示,其全资控股的海南桃李面包有限公司、沈阳桃李面包有限公司、西安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海南桃李面包有限公司多次因抽查检查不合格,被责令整改。其中,沈阳桃李面包有限公司生产的纯蛋糕因丙二醇含量超标被判定不合格。

  此外,天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曾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罚款5万元。处罚事由为,当事人生产的一批次纯蛋糕中,有1袋混有飞虫异物。经排查,原因为当事人虫害控制工作不够彻底。

  日前,桃李面包披露了2022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桃李面包面临着净利润下滑的处境。桃李面包预计,2022年实现营收66.86亿,同比增长5.54%;实现归母净利润6.48亿,同比下降15.11%。

  在业绩预告中,桃李面包表示,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受疫情及部分地区夏季持续高温限电影响,报告期内终端配送服务等成本费用均有所增长,加之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本期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本期汇兑收益、理财收益减少,利息支出增加;本期购买商品期货合约产生投资损失。

  结合过往的业绩报告来看,桃李面包此前就已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根据早前披露的财报,2021年,桃李面包营收为63.35亿元,同比增长6.24%;净利润为7.63亿元,同比减少13.54%。这也是桃李面包净利润近10年来首降。对此,桃李面包提及了促销力度增大、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

  进入到2022年,桃李面包的净利润下滑情况状况并未实现扭转。2022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2.06亿元,同比增长9.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8亿元,同比下降3%。

  有食品行业投资人士向记者坦言,除了因为疫情后,桃李面包商超渠道销售遇阻影响业绩外,来自烘焙门店乃至便利店内短保面包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此外,在市场拓展方面,桃李面包也存在着“北强南弱”的情况。2022年半年报显示,桃李面包旗下包括上海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武汉桃李面包有限公司、合肥桃李面包有限公司、东莞桃李面包有限公司、浙江桃李面包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

  桃李面包也在着手解决一些问题,其在半年报中表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加大力度拓展华东、华南等新市场,不断增加对重点客户的投入,提升单店质量,下半年,公司在持续重点关注华东、华南市场基础上,积极拓展西南市场、新疆市场,进一步完善全国市场布局。

(责任编辑:蔡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