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锟去世近半年,中植集团的股权仍未变更!持股16%的第二大股东是谁?
解直锟离世已近半年,中植企业集团(下称中植集团)的股权结构仍未变更。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显示,中海晟丰(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晟丰”)、刘义良和解蕙淯持有中植集团全部股权。据天眼查信息,上述三者在中植集团的持股比例分别为76%、16%、8%。中海晟丰由解直锟全资持有。
解直锟苦心经营数十年,建立了管理资产规模超万亿、横跨实业和金融的“中植系”。截至目前,解直锟还持股多家“中植系”旗下公司,包括中海晟融、中海嘉诚、中海晟泰等。在“中植系”,中植集团居于绝对核心。
2021年12月18日,解直锟突然离世,外甥刘洋临危受命,成为新任掌门人。此后,刘洋开始建立新的决策机制,成立执委会、资产清收领导小组,建立绩效奖励机制。中植集团在今年6月8日还成立全面依法治企领导小组,加强和改进企业依法治理和合规经营工作。一系列措施之下,中植集团局面企稳。
创始人离去,影响广泛。在重建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之余,股权归属的落定更为重要。对股权变更等相关事项,中植集团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复称,股权变更相关工作正在办理中,目前正常推进。
女儿持股但不参与公司经营
时代周报记者此前报道,解茹桐又名解蕙淯,于1986年出生,是解直锟与前妻生育的女儿。她与“中植系”旗下的艺术品收藏紧密关联。
“我在公司都没见过他。”中植集团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确认,解茹桐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
目前,解蕙淯完全控股嘉诚中泰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嘉诚中泰)。解蕙淯还曾担任北京艺融民生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艺融民生)总经理、北京高晟财富公司市场部总监等职。解茹桐对艺术情有独钟,是哈佛大学博物馆管理学硕士,还曾在北京大学攻读艺术史博士,游学多国名校,旅居伦敦、纽约两地。
2013年,中文传媒(600373.SH)子公司曾投资2亿元拿下艺融民生40%股权,试图跨界艺术品投资领域。当时,艺融民生由嘉诚中泰持有74%的股份。但由于3年业绩承诺均未达标,最终由嘉诚中泰再度回购全部股份。
除此之外,嘉诚中泰还曾和“中植系”一起参与对大名城(600094.SH)、美丽生态(000010.SZ)、国华(00370.HK)等上市公司运作。解蕙淯还持有上海君翼博铭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13.79%份额。该机构由上海君翼博星创投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
持股16%的第二大股东
中植集团第二大股东、持股16%的刘义良,接近“隐身”。多名在中植集团工作的人士表示,并不清楚他的身份。时代周报查询的相关资料显示,刘义良在中植集团任职。
2015年12月,港股上市公司国华曾公告披露,刘义良出生于1963年,是解直锟老乡,是“中植集团之业务部经理,于企业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他持有的16%股权,来自何处?
时代周报记者综合相关上市公司公告等权威信息了解到,中植集团注册成立于1989年。前身是五营区地方企业联合开发公司,注册资本140万元。
1995年,黑龙江中植企业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公司业务也从最开始的造纸材料经营逐步拓展至房地产开发等领域。
历经多年积累,2000年,该公司注册资本已达1亿元。同年4月,在伊春市政府支持下,解直锟与黑龙江中植企业集团公司工会委员会(下称中植工委会)共同发起设立黑龙江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黑龙江中植)。解直锟和中植工委会分别实缴出资1.7752亿元、4438万元,出资比例分别是80%、20%。这一年,黑龙江中植更名为中植集团。
这一股权结构保持近10年。2009年,中植集团进行股权转让。解直锟将80%股权转让给刘洋。
2011年2月,中植集团召开股东会议,审议通过刘洋将所持中植集团80%的股权转让给解蕙淯,中植工委会则将所持中植集团20%股权转让给刘义良。
同年,上海禾国源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禾国源)认购了7亿元进行增资。中植集团注册资本增至12亿元,增资完成后,禾国源、解蕙淯和刘义良在中植集团的出资比例分别是58.34%、33.33%和8.33%。
2011年7月,中植集团股东会审议同意禾国源将所持中植集团58.34%股权转让给解直锟。次年1月,解直锟又将这部分股权悉数转让给刘义良。这时,刘义良和解蕙淯持有中植集团全部股权,持股比分别是66.67%、33.33%。
2015年9月,中植集团完成了新一轮注资,新增38亿注册资本,中海晟丰认购。由解直锟完全持股的中海晟丰、刘义良和解蕙淯的出资比例分别是76%、16%和8%。这一股权结构一直保持至今。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