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用车”成难到:软件用不了 市民预存金额难退回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9日讯 据河南广电总台《大参考》栏目近日报道,市民王先生反映,自己平时打车较多,之前“易到用车”搞活动,他预充一万,但没想到的是,余额还没用完,“易到”成了难到,发现软件不能用了。
王先生介绍,2018年“易到出行”搞活动,当时自己充了1万元送1万,到2020年3月份,就发现老打不到车,搜索所在地位置一直显示不出来。
记者现场确认,虽然易到用车app能正常下载,但打开之后,提示无法显示位置信息,更不要说叫车了。
“我使用了不到9000块,还有1万1的余额不能用,客服电话也打不通,发邮件更没用”,王先生说。
登录天眼查发现,易到用车成立于2010年5月,隶属于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网约车平台之一,目前的经营状态是存续,也就是说,企业实体虽然存在,但已经不营业了。
王先生考虑可能是公司业务调整,没觉得有多严重,还抱着很大的期望。
记者多次拨打易到官方客服电话,最终结果均是呼叫失败,之后就直接挂断了。
“存在易到的余额少的有几十块钱,几百块钱,多的有几万块钱,尤其是一些集团客户涉及的余额还多”,王先生说。
记者查到,易到出行在郑州市区东风路附近有个办公地点,记者找到后发现对不上。
目前,在易到出行app下载页评论上,各种投诉公司涉嫌欺诈的留言很多,有消费者和乘客,还有一些是易到出行司机的评论。
究竟易到什么时候能恢复用户的提现功能呢?
截至目前,该公司没有做出任何准确答复。
看着预存的钱成了一堆无法使用的数字,不禁让人疑惑,难道易到用车是要“薅羊毛”吗?
仔细分析易到用车的活动模式,可以发现,这和理发卡、健身卡等预付卡消费模式类似,这些年,“前脚充卡,后脚跑路”的情形太多,预付卡的坑防不胜防。
国家有关预付卡的相关规定,对预付卡的办理,退款,纠纷处理和违约责任等权利、义务有明确的规定。
律师认为,由于公司一方的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已经构成根本违约,可以向公司要求返还预付款项,如果公司故意占有消费者的预付款资金,消费者可以追究公司相关责任。
河南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向各级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如果经营者拒不配合消费者,来解决相应问题的话,我们也会对相关公司进行约谈。
(责任编辑:马先震)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