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口罩特斯拉,双林股份遭监管“打脸”!股价大涨难逃巨亏8.96亿
巨额商誉减值爆雷再次将双林股份推向亏损,且是巨亏8亿元以上,在此利空压迫下,该公司股价距净资产仅剩一个跌停,紧急时刻,双林股份使出浑身解数,同时蹭上口罩和特斯拉两大热点概念,股价连续暴涨,自然也引起交易所关注
《投资时报》研究员 李浥尘
2月间,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双林股份,300100.SZ)的股价犹如坐了一次过山车:先是巨额预亏后连续两跌停,股价与净资产仅剩一个跌停之遥;之后使出浑身解数,通过在互动易多次主动释放、官网发布新闻稿、正式公告披露等三管齐下,叠加口罩和特斯拉概念,股价连续暴涨,不仅弥平了之前巨额预亏影响,还创出自2019年6月以来的新高。
如此情形,最终逼得深交所“出手”,于2月25日下发关注函进行质询,要求双林股份说明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等问题。
2月28日晚间,双林股份披露关注函回复公告。从回复中可见,双林股份此次实施的口罩项目中,民用口罩目前手续齐全,已满足生产条件,医用口罩尚未取得资质证书,需浙江省药监局现场审核及资质认定。口罩项目预计对2020年上半年度业绩带来正面的积极影响,但对下半年度业绩带来不确定影响。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相比而言,双林股份在特斯拉概念方向确定性高一些,回复中披露了一些相关数据。如2019年双林股份通过一级配套供应商佛吉亚向北美特斯拉供应座椅水平驱动器产品的销售额为3949万元,占公司营收的比例为0.9%,对经营业绩影响不大。此外,双林股份尚未取得特斯拉上海项目订单,目前处于接洽推广阶段。
与回复公告同时披露的业绩快报将2019年双林股份亏损金额敲定在8.96亿元,这是继2018年亏损6182.02万元之后,连续第二年亏损。
与热点概念的关联在关注函问询之下露出部分真面目,双林股份凭借连续蹭口罩和特斯拉热点获得推升的股价,在巨亏8.96亿元面前是否还能得到支撑?
强蹭热点的非议
双林股份两次蹭热点的事实并不复杂,只是信披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释放信息平台的选择都引起了市场非议,最终引发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质询。
2月25日,双林股份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口罩等防护用品生产线的议案》,双林股份拟新建口罩生产线,用于生产紧急防护民用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计划将一共投资4条口罩生产线,1条为自制生产线,3条为外购生产线,全部投产后最大日生产能力约为每日50 万片;项目投资包括:生产线、杀菌设备、厂房改造等内容,累计投资不超过800万元。
企查查显示,双林股份是一家从事汽车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内外饰系统零部件、轮毂轴承、精密注塑零部件、座椅系统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电机及其控制器等。此前双林股份从未涉及医用口罩、民用口罩生产和销售,此次新建4条生产线对双林股份而言是一次跨界。
值得注意的是,双林股份的此次跨界公告属于事后的“补锅”,在2月25日公告前,该公司已在官网上发布了新建口罩生产线的消息。
《投资时报》研究员浏览双林股份官网后发现,2月16日,双林股份发布了一篇名为《“跨界抗疫”显担当,公司生产“口罩”成功下线》的文章。此文章称,2月6日,双林股份董事长要求成立项目组自行组建口罩生产线,10天内投产;2月7日,口罩手动生产线正式启动;预计2月19日公司口罩正式投产,日产量达1.2万只,并预计日产量将很快突破20万只。
当时,口罩在全国范围内均处于紧缺状态,口罩概念股成为A股市场热点之一,此时,双林股份先官网发布后正式公告,抢先披露跨界生产口罩的信息对股价推升颇为明显,仅看2月17日、2月18日、2月19日三个交易日的涨幅分别为2.77%、5.03%和4.62%,股价连续上涨。
因蹭“口罩”热点而备受质疑甚至涉嫌违规,对双林股份而言并非孤案。双林股份与特斯拉概念的牵手,同样不是先经公告披露,而是取道互动易投资者交流平台,此举同样遭致质疑。
从1月初特斯拉启动中国制造Model 3交付,并宣布提升零部件本地化率以来,双林股份在深交所互易动投资者平台上多次主动回复投资者关于公司与特斯拉关联的问题。
2月19日下午,双林股份集中回复了三个投资者分别询问的是否供货特斯拉,以及如何看待特斯拉国产的商业机遇等提问。双林股份表示,公司座椅水平驱动器、软轴等产品通过佛吉亚出口北美特斯拉配套Tesla Model X、Tesla Model Y车型,年销售额约2000余万元。在公司看来,最终是否能抓住特斯拉国产的商业机会,关键还得靠自身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业务能力,难度及压力很大。不过,双林股份表示很有信心。
正当A股特斯拉概念火热之时,双林股份这一表态在二级市场迅速引发资金追捧,股价快速拉升,19日下午14点33分到当日15点收盘,股价区间涨幅达4.97%,整体市值上涨超过1.35亿元,蹭热点效应立竿见影。
梳理近期股价走势可以看出,2月4日,双林股份跌停收报于4.88元,进入4元区间;此后在2月6日再度跌至4.84元,创出近4年来的新低。实际上,二级市场低于5元的股价,已经非常接近双林股份每股净资产4.34元,“破净”只剩一个跌停,命悬一线。
之后,随着双林股份通过在互动易多次主动释放、官网发布新闻稿、正式公告披露等三管齐下,叠加口罩概念和特斯拉概念,股价连续暴涨,2月25日、26日连续两日涨停收盘,2月27日盘中创下8.23元的最高价,为2019年6月以来的股价高点;以2月28日6.19元收盘价计算,相较于2月6日的低点,16个交易日期间涨幅达27.89%,股价也与净资产有了超过40%的距离,暂时脱离了“破净”风险。
两大热点对业绩影响不大
对于双林股份借助口罩和特斯拉双概念推升股价的情形,2月25日,深交所下发了关注函,要求双林股份说明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等问题
2月28日晚间,双林股份披露了关注函回复公告。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在回答口罩生产业务与公司主营业务的关系问题时,双林股份称,此次实施的口罩项目包括紧急防护民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民用口罩目前手续齐全,已满足生产条件;医用口罩尚未取得资质证书,需浙江省药监局现场审核及资质认定。此外,实施口罩项目后,已收到部分意向性订单,考虑到目前设备调试情况及质量控制,暂未与定点单位签署正式采购合同。双林股份表示,当前尚只有一条自制生产线投入生产,无法完全满足需求,公司会加快另三条自动生产线的建设,尽快投产运营。
谈及口罩生产业务对财务和经营业绩的影响,双林股份称,该项目爬坡阶段单位制造成本较高,全部投产后,单位制造成本将进一步走低;按项目实施计划达产并开放销售,可以预见对2020年上半年度业绩带来正面的积极影响。不过,双林股份也坦诚,若后续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以及市场产能饱和,则该项目对公司下半年度业绩带来不确定影响。
对于深交所要求双林股份自查并说明是否存在以公司网站新闻稿和互动易回复替代临时公告的质疑,双林股份在回复函中表示,增设口罩生产线的对外投资事项未达到董事会审议及披露标准,本次对外投资预计对公司当期经营及投资者利益不构成重大影响。2月16日公司网站发布的“自行组建口罩生产线”新闻报道,目的在于响应政府号召及文化宣传。
《投资时报》研究员进一步留意到,与口罩生产业务的不确定性相比,特斯拉业务的影响相对确定,只是贡献度非常低。
回复公告中,双林股份称,公司属于特斯拉二级供应商。2016年公司从北美佛吉亚获取座椅驱动器业务,间接配套Tesla Model 3/Y项目。项目于2017年6月SOP(批量生产),年销量平均130万件,2019年实际销售额约3949万元人民币,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0.9%,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不大。
对上海特斯拉配套情况说明时,双林股份表示,目前尚未获取上海特斯拉订单,但借助上海特斯拉量产的契机及已有的配套经验,公司产品策略及销售策略计划首先以优势产品,包括轮毂轴承(子公司湖北新火炬生产)、冲压辊压件(子公司上海诚烨生产)以及已有的驱动器产品,作为先期产品导入进行尝试,该工作已与上海特斯拉进行接洽推广,目前尚未有实质结果;其次在配套模式上,公司将视产品特点及推广情况,就不同产品选择合适的一级配套或二级配套模式。
这也意味着,双林股份目前并未从上海特斯拉项目中取得明确订单,与上海特斯拉接洽也无实质性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回复中对董监高减持股份情况说明显示,双林股份副董事长吴少伟实际控制的湖北新火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火炬),于2019年9月10日至2020年1月10日累计减持1742.45万股,该事项已及时履行了信披义务。
1月23日,双林股份曾披露公告称,新火炬以资金需要为由拟清仓式减持公司股票。公告显示,新火炬拟未来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762.77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1.67%),这也是新火炬剩下的全部持股。双林股份称,截至2月28日,新火炬尚未减持。
商誉减值致连续两年亏损
有意思的是,《投资时报》研究员经由梳理并购新火炬成为股东、进而不断减持直至最近清仓式减持的过程,大致探究出双林股份近年来的发展历程。
数据显示,双林股份2010年上市后的前两年,2010年、2011年均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但在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陷入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衰退中。
为了扭转业绩不断下滑的趋势,从2014年起,双林股份开始了频繁的对外并购。
2014年4月,双林股份以1555.55万元收购青岛昊晟开始试水,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2014年8月,双林股份实施了对新火炬100%股权的收购,交易价格为8.2亿元。收购完成后,截至2014年底,新火炬持有双林股份17.3%的股份。
2015年12月15日,双林股份又发起对德洋电子51%股权收购,交易作价3.57亿元。2017年收购更为疯狂,1月,支付现金4.65亿元收购上海诚烨100%股权,9月向第一大股东双林集团收购双林投资100%股权,交易价格高达23亿元。上述并购交易,双林股份合计花费金额高达39.58亿元。
得益于并购带来的财务并表,双林股份净利润重回增长,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双林股份净利润为1.33亿元、2.43亿元、3.27亿元,同比增幅为29.54%、83.03%、34.27%。然而,到了2017年,净利润只有1.78亿元,同比下降45.43%。
不断的高溢价并购将双林股份的商誉金额推升至高位,终于在2018年首次引爆。数据显示,2018年初商誉现存金额高达10.56亿元,山东德洋、上海诚烨业绩不达预期,2018年计提商誉减值3.08亿元。
高额商誉减值加上计提应收账款及存货类资产减值准备,令2018年双林股份净利润亏损6182.02万元,同比下降119.67%,双林股份出现上市以来首个年度亏损。也正是在2018年6月,新火炬开始减持其所持双林股份的股份,之后经过连续19次减持,于2020年1月23日实施了最后的清仓式减持。
经过2018年的计提商誉减值之后,双林股份商誉仍存7.48亿元,依旧处于高位。这一高额商誉在2019年再次引爆,且是最后一次爆发——7.48亿元商誉将全部减值计提。
1月23日,与新火炬清仓式减持公告同时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双林股份判断收购的子公司双林投资、上海诚烨、新火炬产生的商誉存在明显减值现象,预计三家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7.48亿元,由此,全年净利润预亏8.5亿元至10.05亿元。
而三季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双林股份实现营收31.77亿元,同比下降24.00%,净利润1370.80万元,同比下降92.89%。净利润虽大幅下降但仍盈利,突然变脸为巨额预亏,股价自然承受极大压力,其中,在2月3日、2月4日,连续录得两个跌停板。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2月28日晚间最新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双林股份实现营收42.70亿元,同比下滑23.20%,净利润亏损8.96亿元,同比大降1349.46%。双林股份称,报告期内,由于行业不景气,客户端各整车厂产销下降,在年降比例、毛利等方面给配套供应商造成压力,导致收入及盈利下滑。
业绩快报中双林股份再次明确,预计子公司双林投资、上海诚烨、新火炬商誉减值准备约7.48亿元,对公司报告期业绩产生重大影响。除了商誉减值,2019年,双林股份还预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约1.4万元,其他资产(模具、存货等)计提减值准备1亿元,计入2019年度资产减值损失。
2018年、2019年计提巨额商誉减值,令双林股份陷入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境地,值得暂时庆幸的是,按照创业板的相关规则,双林股份今年不用戴帽“*ST”,但在2020年,双林股份是否能扭亏为盈,逃脱直接实施暂停上市的厄运?
(责任编辑:韩艺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