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时代新材卖子迷雾:净资产缩水2.2亿被指贱卖 “输血”38亿资产负债率仍高达69%

2019年11月04日 08:42    来源: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沈右荣上海报道

  挂牌出售子公司时代华鑫65%股权,央企中车旗下上市平台时代新材(600458.SH)异常举动招来质疑一片。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时代新材本次资产处置疑虑重重——时代华鑫成立于今年8月,半个月后,公司将募投项目PI薄膜产业原价装入,一个月后,便宣告挂牌出售。

  拟被出售的PI薄膜产业颇具想象力,也是时代新材推进了8年的优质产业。2个月前,时代新材对其赞誉有加,如今突然改口,称“周期长”、“投资大”、“核心人员流失”。

  与之相对的是,时代新材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已经连亏2年零9个月,多家子公司亏损。

  时代新材为何不剥离亏损资产止损,反而要处置优质资产?标的净资产为何急剧缩水?核心人员为何会流失?时代新材为何言辞不一?

  备受质疑的还有,时代华鑫潜在受让方为时代华昇,一家地处同城、主营业务几乎完全相同的公司。而且,时代华昇多名自然人股东曾是时代新材员工,甚至是募投项目核心人员。因此,时代新材又被贴上了利益输送标签。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17年来,时代新材股权融资38亿元,频频以此资金补血。截至今年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仍高达68.93%,流动性不足。这又是为什么?

  如此境地,时代新材该如何脱困,上周,长江商报记者向时代新材发去采访函,但未获得具体回复。

  出售的为何是时代华鑫

  出售资产并不令人意外,但出售时代华鑫却十分诧异。

  经营亏损,靠自身主营业务难以脱困,通过卖房、卖名画、卖子公司等途径突击增利,实现扭亏为盈。这类现象,在A股市场上,并不鲜见。尤其是多年亏损、暂时扭亏无望的公司,“卖子求生”现象更为普遍。

  时代新材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

  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时代新材实现营业收入79.97亿元,同比下降3.83%,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2亿元,去年同期为0.86亿元,同比大降85.44%,扣非净利润为—0.22亿元。

  从单个季度看,一二三季度,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0.32亿元、—0.21亿元、0.01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25亿元、—0.35亿元、—0.13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亏损,其中二三季度均陷入亏损。

  不仅仅今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亏损,近两年,其经营业绩均不佳。

  2016年,时代新材净利润为2.42亿元,2017年猛降至0.69亿元。去年,公司巨亏4.27亿元。2017年、2018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07亿元、—5.04亿元,连续亏损。算上今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已经累计亏损两年零九个月。

  在此现实状况下,扭亏为盈似乎是时代新材的头等大事。依靠自身主业扭亏暂时无望,卖资产似乎是唯一途径。

  纵览A股公司处置资产扭亏措施,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大多数公司采取的是出售亏损资产止损,也有出售房产、闲置资产等,靠出售盈利资产扭亏极为罕见。

  按照这一逻辑,时代新材似乎也是剥离亏损资产。根据今年半年报,公司控参股子公司有14家,其中有7家子公司亏损。亏损的7家子公司中,亏损最多的是时代华先材料,亏损2551.79万元,其次是CSR New MaterialTechnologies GmbH,亏损1016.82万元。此外,中车华轩、时代电气绝缘、中车弘辉也分别亏损708.4.3万元、339.66万元、360.68万元。

  上述亏损的子公司并非首次亏损。去年年报显示,CRRC New MaterialTechnologies GmbH亏损6849.39万元,时代华先材料亏损2388.88万元,时代电气绝缘亏损1126.55万元。

  对比发现,时代华先材料有亏损加剧趋势,该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芳纶材料及制品产业化。

  综上所述,在市场看来,最有可能被时代新材出售的是时代华先材料。

  本次拟出售的时代华鑫,核心资产是聚酰亚胺薄膜产业。时代新材在今年半年报明确表示,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量产日趋稳定,形成销售收入7014万元、净利润527.53万元,并已向华为、三星、VIVO等手机品牌开始供货,产品供不应求。

  不剥离亏损资产止损反而处置颇有前景的盈利资产,时代新材为何反其道而行之?

  2.7亿净资产三个月后变成5000万

  除了出售时代华鑫必要性存疑,其净资产变化、估值也让人生疑,包括时代新材对标的资产的定位,也是前后不一,似乎是自相矛盾。

  根据公告,时代华鑫成立于今年8月14日,当月28日,时代新材宣布,以协议转让方式将聚酰亚胺薄膜产业转让给时代华鑫,由后者进行后续实施。

  公开信息显示,聚酰亚胺薄膜项目(PI薄膜项目)被视为时代新材的核心项目之一,2011年开始建设。2013年,公司为此项目配股募资12.68亿元。2015年,公司宣称解决了技术难题,2017年底,成功投产。

  这样一个颇有前景且被时代新材看好的项目,在协议转让给时代华鑫时,以截至今年5月31日为基准日,账面净资产为2.7亿元,平价转让。

  然而,在本次交易中,截至今年8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时代华鑫账面净资产仅为5000万元,评估值7.95亿元,增值7.45亿元,增值率1489.21%。短短3个月,净资产为何缩水2.2亿元。

  时代新材推进的PI薄膜项目攻克了不少技术难题,这些显然是时代华鑫最为重要资产。然而,本次交易,1702万元无形资产,估值并无明显变化。

  此外,PI薄膜项目已经量产,并计划扩产。长江商报记者发现,类似情况,在A股大部分公司并购重组中都存在增值现象。本次交易,好像也没有这方面的增值。

  或因上述,市场指责时代新材贱卖资产。

  为何会出现如此低估值?

  时代新材称,PI薄膜项目存在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核心团队流失以及国际环境变化等不利因素。

  从2011年筹建至今已过8年,实现了产业化,产品供不应求。在此情况下,时代新材为何还称建设周期长?核心团队流失,究竟是哪些核心人员流失?为何流失?流失到了何处?时代新材均遮遮掩掩。

  备受市场关注的是,同在湖南株洲的时代华昇,是本次交易的潜在受让方。时代华昇股东株洲兆泓出资的张步峰等人,正是时代新材的聚酰亚胺薄膜项目的重要人物,其中,张步峰曾是时代新材聚酰亚胺薄膜项目负责人。

  核心人物张步峰是否还在时代新材任职?如果已经离职,是否签有竞业限制协议?在本次交易中,张步峰充当了什么角色?

  综上所述,时代新材出让子公司时代华鑫股权事宜迷雾重重。导演这一幕幕异象的究竟是谁?

  股权融资38亿仍然“缺钱”

  时代新材转让时代华鑫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缺钱。

  PI薄膜项目是时代新材配股募资12.68亿元的募投项目之一。据时代新材披露,PI薄膜项目募投金额为3.65亿元,截至今年9月底,已经使用2.51亿元,尚有1.14亿元未投入。

  然而,在本次转让时,时代新材称,虽然聚酰亚胺薄膜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但后续扩产投入较大,预计在10亿元以上,且建设周期较长,预计需要5年以上才能完成。

  这也是时代新材首次公开提及PI薄膜项目扩产。实际上,即便5年要投入10亿元进行扩产,时代新材靠自身努力也可解决。

  PI薄膜项目,原本计划使用募资6亿元,后来被调减至3.65亿元。

  此外,车用轻质环保高分子材料产业化项目、特种高分子耐磨材料产业化项目均已终止实施,原本计划使用募资3.92亿元、1.24亿元。

  由此可见,如果所募资金未挪作他用,基本上可以解决PI薄膜项目扩产所需资金。近年来,时代新材频频将募资临时补充流动资金,2017年、2018年分别为5亿元、4.5亿元。

  时代新材于2002年上市,上市以来,公司通过配股、定增等累计实现股权融资38.36亿元。其中,2016年,公司定增募资15亿元,除了1.65亿元偿还银行贷款外,其余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然而,目前来看,时代新材资金仍然不充足。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货币资金13.85亿元。而短期借款13.90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04亿元、其他流动负债5.05亿元(其中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短期债务合计为20.99亿元。同时,长期借款为10.75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43亿元。由此可见,公司存在明显偿债压力。

  股权融资高达38.36亿元,经营现金流大部分年度净流入,时代新材为何还会缺钱?

  同花顺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时代新材还相继出售非绝缘涂料产业、时代电气绝缘电磁线项目部分资产、汽车保险杠项目部分资产、时代橡塑50%股权、时代电气绝缘90%股权等,预计收回资金3.46亿元。

  当然,时代新材曾耗资2.9亿元欧元(折合人民币22亿元)收购德国采埃孚集团旗下的BOGE橡胶与塑料业务全部资产,这可能是耗资最大项目。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时代新材卖子迷雾:净资产缩水2.2亿被指贱卖 “输血”38亿资产负债率仍高达69%

2019-11-04 08:42 来源:长江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