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双雄将迎行业大考
本刊特约作者 诗与星空/文
2018年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称,自2018年7月28日起,取消同一外国投资者设立超过30家分店、销售来自多个供应商的不同种类和品牌成品油的连锁加油站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英国石油公司(BP)随即宣布将会在未来的5年内在中国兴建1000座加油站,另一家著名石油公司巨头SHELL(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宣布未来7年内在中国兴建2200座加油站。
在炼油化工领域,国外石油公司也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据报道,3月23日,全球石油巨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与中国企业在辽宁盘锦合资成立华锦阿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投资额超过百亿美元。
就在同一周,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石化(600028.SH)“两桶油”分别在3月21日和3月24日发布了2018年年报。这两份年报分量十足,业绩都非常靓丽,其中又透露出了些什么呢?
五年以来最佳业绩
据中国石油2018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23536亿元,同比增长16.8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5.85亿元,同比增加133.4%。据中国石化2018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28712亿元,同比增长22.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0.89亿元,同比增长23.4%。
把石化双雄的营收数据拉大到10年的尺度来看,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像两条平行线形影不离。
两家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国际原油价格呈强相关性,年国际原油价格从2016年初的30美元左右一鼓作气涨到了2018年三季度末的70多美元。
从净利润来看,中国石油的盈利能力对原油价格更为敏感一些,2014年原油价格暴跌,对中国石油的冲击更大。
虽然2018年两家公司的净利润都大幅上升,但都远未恢复到史上最佳。早在2007年,中国石油以48.6元的高价登陆A股的时候,当年的净利润是1435亿元,同期腾讯控股(00700.HK)的净利润只有15亿元。
时过境迁,12年后,腾讯控股和中国石油同一天发布年报,前者净利润775亿元,已经超过现在的中国石油。不由让人想起前沙特石油部长的那句话: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石头用完了。
原地踏步的经营状况
“两桶油”都发了喜报,好看的数字背后,是公司经营有了巨大改善吗?
并不是。打开两份年报,会发现背后其实是逐渐变糟的经营状况。
从营收结构来说,二者越来越接近,都以炼油和销售为主。主要原因是中国对石化产品尤其是成品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产量无法满足暴涨的需求。据海关数据,2018年进口原油4.62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0.9%,同期中国的原油产量只有1.89亿吨。
因此,中国石油虽然原油生产的营收比中国石化略高一些,但和全部营收额相比,这个差异已经影响不大了。
从“两桶油”的营收结构可以发现,二者的占比最高的业务是炼油和销售,销售业务也就是加油站业务,随处可见的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加油站是否已经垄断了市场?
据两家公司的年报,2018年,中国石油共有2.17万座加油站,全年增加了384座加油站;中国石化共有3万座加油站,全年增加了28座加油站。在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都有分支机构的石化双雄,分摊到每个地市,一年新增的加油站还不到一个,这块业务的发展已经进入停滞阶段。
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在年报里提到了同样的原因:成品油市场资源过剩、竞争加剧。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竞争对手是谁?难道不是彼此吗?
曾经难成气候的地方炼油厂浮上了水面,如今地炼已经是中国炼油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年炼能2亿吨,已经超过中国石化全部炼厂之和,占国内总产能比例近30%。一部分地炼的规模非常大,比如山东东明石化,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它们的产品大部分通过民营加油站销售到市场,由于价格低廉、质量尚可,民营站对“两桶油”造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
2018年,中国石油销售板块经营亏损64.50亿元,中国石化销售板块实现经营收益235亿元,同比降低25.7%。
因为中国原油不能自给,所以“两桶油”的原油板块生产的原油,基本都卖给了自己公司的炼油板块,而炼油板块的产品,又基本卖给了销售板块。从这个意义上讲,“两桶油”只有销售板块才是真正面向外部市场的,加油站的经营情况才是它们的“真实”业绩。
那么,它们有没有应对国外石油公司的实力?
2018年,中国石油的毛利率为22.49%,净利率为3.08%;中国石化的毛利率为16.95%,净利率为2.78%。
从财务数据看,这是一个低附加值的行业。两家央企巨头宣传的高科技炼油技术、国际一流的原油开采技术等等,并没有形成效益体现在财务数据中。和车主们理解的垄断企业不同,不断抬升的油价也没能改善它们的盈利能力。
2018年9月,位于广州的海湾石油降价促销活动,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关注。高油价也换不来高利润的时候,如何应对虎视眈眈的国外石油公司的进攻?
而加油站业务更是要么业绩下滑,要么亏损。在国外石油公司到来之前,“两桶油”的加油站业务已经自乱阵脚。
从合同负债看“两桶油”的内部管理
据中国石化2018年年报,账面合同负债高达1248亿元。因为执行新收入准则,原来放在预收账款的项目在2018年挪到了合同负债。年报解释,这是中国石化加油卡的沉淀资金,即客户充值后尚未消费的部分。这部分资金日积月累已经超千亿元,成了公司无息贷款。
中国石油也有类似的业务,不过金额相对略小,据2018年年报,合同负债为680亿元。
不少车主抱怨在很多加油站不能使用移动支付,“两桶油”一边用加油站使用手机不安全进行搪塞,一边在客户流量巨大的加油站悄悄地开通微信或支付宝支付。之所以没有向移动支付全面转型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预收款。
和一些大型零售企业的第三方预付费卡不同,“两桶油”的加油卡是单用途预付费卡,不能在本集团外的企业使用。第三方预付费卡受到央行的严格监管,客户预存资金后会被划到指定账户不得挪作他用。而单用途预付费卡则不同,根据相关规定,不需要划到银行进行监管,公司可以自行使用这部分资金。
一般而言,由于客户遗失、利息收入等,发行单用途预付费卡会产生10%左右的收益,上千亿元的资金沉淀意味着至少有上百亿元的资金成为公司实质上的利润。和辛苦从事净利率只有2.8%的生产、销售成品油相比,这部分利润来的太容易了。
客户预存在第三方支付卡的资金,有央行监管,金融企业有专业的人员和体系在管理,通常不用担心安全性。存在加油卡里的钱,是否一样安全?两家从事石油化工的企业,似乎没有这么强的金融管理能力。
笔者从公开信息中找到了两份判决书:
一份是2018年9月发布的,中国石油青海格尔木销售分公司两名基层员工贪污加油卡款项:2014年3月至12月期间,杨某利用职务便利多次在其工作的加油站使用加油卡储值系统虚充加油卡,又利用谈某的职务便利,两人从所属各加油站刷加油卡套现,用于偿还两人共同债务及个人消费。截至2014年12月18日,两人共侵吞销售公司油款44.8万元,格尔木市人民检察院最初对杨、谈两人的指控中涉及金额高达177.4万元。
另一份是2019年1月发布,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则挪用公款刑事巨额书显示,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一名加油站站长手动减少零售管理系统中销售成品油录入升数,挪用公款876万元,其中863万元用于网络赌博。
两个案例非常相似,一是都属于“小官巨贪”,员工级别较低,说明两家公司的加油站系统的管理大同小异,篡改系统数据不需要太大权限;二是利用公司的系统漏洞,虚做业务,套取巨额资金,说明公司的内控监管存在较大漏洞;三是发案后数年才被发现,说明公司日常的监控无法发现这样的作弊行为。
更为可怕的是,这不是个案。
通过网络搜索发现,“两桶油”的加油卡案件比比皆是,几乎每笔都是金额巨大。
这是发案了的,这是金额巨大的,这是发现了的……没有被发现的小额的有多少?
两家公司有5万多座加油站,也就是说,5万多个站长都有可能利用各自系统的漏洞套取客户的加油卡资金。这上千亿元的资金,已经被“小官巨贪”们挪用了多少了?
(责任编辑:华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