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国内火锅餐饮龙头——海底捞(6862.HK)登陆港股,这也是香港十年以来第一个大型消费服务企业IPO。
作为港股史上入场门槛最高的新股,海底捞上市高开5.6%,随后一路高歌猛进,一度涨逾10%,市值突破千亿港元。不过此后股价不断走低,收盘价17.82港元,较发行价仅涨了0.02港元,险些破发。
收盘仅涨0.02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此次发行定价为17.8港元,每手1000股。截至目前,这是香港史上入场门槛最高的新股。上市后,海底捞高开5.6%,涨幅一度达到10%。然而截至港股收盘,海底捞报17.82港元,涨幅仅为0.11%。
按照此前海底捞公布的招股信息,此次全球发售4.2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8%。其中,约60%用于为部分扩充计划提供资金,约20%用于开发及实施新技术,约15%用与偿还贷款融资,约5%用作公司的营运资金及作一般企业用途。
海底捞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其营收总额106.37亿元,利润11.94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5%,年客流量更是达到1亿人次。目前海底捞共有363家餐厅,去年底这一数字是273家。海底捞的提速开店扩张推动了业绩的高速增长,截至今年上半年收入达到73.43亿元,增长54.4%。
“海底捞作为一个‘网红’火锅,其业绩一向趋好,尤其是其在一年多来,在二三线城市的大面积扩张,以及来自二三线城市同类餐饮,尤其是火锅门店的存量市场被其虹吸后,由此带来的单店盈利能力的提升上,都使得其扩张的节奏快而稳。”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新店翻台率大幅降低
海底捞作为火锅餐饮连锁企业,整体业绩是由众多门店组成,而单个门店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有翻台率和客单价。
根据招股书资料,海底捞客单价在2016年、2017年、2018上半年分别为92.8元、94.5元和100.3元,增幅不大,并且主要是牛羊肉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形成的被动上涨,管理层目前也并未释放提价的意图。因此翻台率就成为衡量公司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
根据海底捞公告,公司整体翻台率在2018年上半年大量新店开设的背景下由2017年的5%降至4.9%,更为严峻的是,2018年上半年新开门店的翻台率已经由2016年的4.8%降至4.2%。
虽然海底捞股东代表在港交所现场表示,上市是海底捞一个新起点,他们将借力资本市场,在门店扩展、服务升级、新品研新技术运用等方面加大投入,为顾客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同时,也可能面临无法顺利开业新餐厅以及盈利的风险。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三年,海底捞分别开设了36家、32家和98家新餐厅,2018年开店计划提升到180-220家,并且计划在海外和中国三线城市开辟新市场。不过,海底捞表示,除了成本和风险外,不能保证这些市场对餐厅有充足需求,因此新餐厅业绩未必理想。
张书乐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通过门店扩张获取规模增长是海底捞谋求百亿美元估值的重要手段,但如果最终扩张失速,导致经营效率的下降,会深陷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另外同类型竞品的竞争问题,这都会形成海底捞上升的天花板。”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