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建业股份IPO关键期扣非净利腰斩 实控人年过七旬掌舵29年存隐忧

2019年09月23日 08:24    来源: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明鸿泽

  年过七旬的老化工人冯烈雄心不减,正努力推动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建业股份)IPO募资进行扩张。

  建业股份脱胎于地方国营企业,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1999年,建业股份的前身建德有机化工厂,时任厂长冯烈出资350万元接盘,浙江建德国资代表国家出资150万元,以原企业部分存量净资产作价入股。

  经过多年发展,建业股份已成为一家行业领先企业。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净利润暴增。2015年至2018年,其营业收入从16.15亿元增长至18.32亿元,三年增长13.44%,对应的净利润则从 2943.30万元暴增至1.98亿元,增长了5.71倍。这期间,虽然有公司毛利率上升因素,但也有非经常性损益影响,甚至不乏水分在作祟。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逾两成,净利润接近腰斩。

  其实,早在2010年,建业股份就有上市计划,且引进了三名机构投资者。3年后,上市对赌失败,创投果断撤离。

  作为一家化工企业,建业股份的环保问题也不容忽视。公司连续多年被列为重点检查名单,曾因环保问题被主管部门处罚。

  最为令人关注的还是实控人冯烈,今年已经71岁,掌舵公司29年,身兼董事长、总经理两职,还是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冯烈领衔的高管团体平均年龄超过55岁,一旦公司成功上市,将面临高管团队更迭,公司经营稳定性或将难以保障。

  七旬实控人掌舵存风险

  七旬实控人掌舵,或将是建业股份持续盈利能力的最大风险。

  冯烈也算得上一个化工行业神秘的传奇人物。

  根据建业股份最新披露的招股书,建业股份前身是建德有机化工厂,一家全民所有制企业。1948年出生的冯烈,1970年进入浙江更楼化工厂工作,至1990年,做到了技术副厂长。1990年6月,冯烈转任建德有机化工厂厂长,直至1999年1月,这一任就是10年。

  1999年,建德有机化工厂改制,改制后的建业有机注册资本500万元,建德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以原企业部分存量净资产的方式代表国家出资150万元,占总股本的30%,时任厂长冯烈出资350万元,占总股本的70%。由此,建业有机成为一家国资参股公司。自此开始,冯烈一直担任公司掌门人。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建业股份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均是冯烈。股权结构显示,冯烈直接持有公司67.26%股份,同时通过建业投资、建屹投资间接控制公司3.03%股份,合计控制公司70.29%股份。

  冯烈的简历显示,1999年1月至2010年11月,其担任建业有机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2010年11月至今一直担任建业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

  控制建业股份70%以上股份,掌舵公司29年,冯烈在公司的地位非同一般。不仅如此,技术出身的冯烈还是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其主持开发了“低碳脂肪胺连续化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申请发明专利23项,多项研发成果获奖。

  由此可见,说冯烈是建业股份的灵魂人物,也不为过。然而,冯烈已经年满71岁,其究竟还有多少精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拼杀。

  不仅如此,建业股份的董事会成员年龄也偏大。7名董事,除了3名独立董事及董事长冯烈外,另三名董事倪福坤、孙斌 、吴超成,其年龄分别为67岁、47岁、41岁。其中,倪福坤、孙斌 还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整体而言,公司高管平均年龄为55岁,而A股公司高管平均年龄为48岁。年龄偏大,面临着高管更迭,这势必波及到建业股份经营稳定性。

  业绩不稳净利暴增暴降

  经营业绩不稳定、含金量不高原本就是建业股份的一大顽疾,这或将是其本次IPO一大障碍。

  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看,建业股份的经营业绩“异常”亮丽。2015年至2018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15亿元、15.50亿元、18.20亿元、18.32亿元,2016年出现小幅下降,2017年同比增长2.70亿,增幅为17.42%,去年仅增长0.12亿元,增幅为0.66%。

  与营业收入增幅不大相比,净利润似乎进入高光时刻。这期间,其净利润分别为2943.30万元、5534.58万元、1.67亿元、1.98亿元,2016年至2018年分别比上年增长2591.28万元、1.12亿元、0.31亿元, 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017年增幅超过2倍。

  整体而言,2015年至2018年,营业收入仅增长13.44%,而净利润增长了571.19%,二者严重不匹配。

  真正能体现一家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上述同期,建业股份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790.77万元、4158.37万元、9310.28万元、1.63亿元,同样为稳步增长,但与净利润数据相比,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建业股份披露的信息显示,其非经常性损益主要系五马洲迁建和泰州建业关停产生的资产处置损益和相关政府补助。

  备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建业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为8.18亿元,同比下降25.07%,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为7913.77万元、7043.43万元,降幅分别为44.95%、47.14%,几近腰斩。

  创投机构全部撤离

  建业股份原本引入了外部投资者,但早已被这些投资者抛弃。

  建业股份的股权结构显示,公司共有12名股东,其中三名机构股东,分别为建德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建德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建德建屹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建德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是公司原始股东,代表地方国资持股,建德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是冯烈持股平台,建德建屹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员工持股平台,冯烈为执行事务合伙人。另9名自然人股东中,除了实控人冯烈外,其余均为公司董监高成员,这些董监高直接持比例均不到0.30%。

  由此可见,建业股份的股权结构非常简单,除了国资外,其余全部为内部人持股。显然,全部依靠内部力量,如果公司没有达到足够强大程度,难以实现快速发展。

  其实,建业股份也曾被创投机构光顾。

  2010年3月25日,建业股份增资扩股,点石创投、湖州创投分别以出资1000万元认缴12.50万元注册资本,中安盛投资出资600万元认缴7.50万元注册资本。

  作为专业投资机构,入股建业股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奔着公司上市而去。当时,三家机构与建业股份、冯烈签署了对赌协议,即自增资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年内,建业股份需完成A股上市,否则,三家机构 有权要求冯烈购买因本次增资协议持有或孳生持有的建业股份股权,购买价格为增资的本金,加上每年本金的6%补偿性利息,减去增资后至该次购买前各投资机构获得的现金分红。

  当年10月,建业股份完成股改,似乎在筹备上市。然而,公司迟迟未启动上市计划。对此,在招股书中,建业股份并未披露原因。

  2013年6月7日,建业股份迎来股改后的首次股权转让,那就是,三家创投机构退出。冯烈合计出资约2460万元收购三家机构所持股权。

  自此之后,建业股份未来进行股权融资。即便是在2016年底资金紧张,公司也未通过引入投资者进行融资。

  机构撤离或许是对建业股份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实际上,身处重污染行业,建业股份在环保方面也存在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建业股份及其子公司多年被列为重点检查名单。2014年5月,公司因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被建德市环境保护局处以罚款5万元,并立即整改。

  建业股份还因环保问题而被举报,主要涉及废水废气偷排、擅自偷设排水管,其厂址设在梅城镇自来水保护水源江段等。相关部门调查后,要求其整改。

  此外,建业股份子公司建业热电、泰州建业先后受到行政处罚,前者为烟气排放浓度小时均值超过限值、后者违反消防法规。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建业股份IPO关键期扣非净利腰斩 实控人年过七旬掌舵29年存隐忧

2019-09-23 08:24 来源:长江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