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经点问答:7月PMI数据出炉,制造业景气程度是否承压?

2018年08月01日 10:31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7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0%,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那么,从PMI数据来看,实体经济是否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当前制造业景气程度是否承压?非制造业PMI是否保持增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为网友详细解答。

  Q1:实体经济是否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A1:7月份,制造业PMI为51.2%,虽然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比临界点高1.2个百分点,且连续5个月位于51%以上,持续处在相对稳定的景气区间,表明当前制造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说,当前制造业PMI已经连续22个月在扩张区间波动,整体运行平稳。下半年,需要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制造业生产和投资带来的影响。

  Q2:相较上月,哪些指标出现变化?

  A2: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新出口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有所上升,升幅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其余8个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采购量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生产活动预期指数降幅超过了1个百分点。

  7月份,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2.4%,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总体1.2个百分点。从行业大类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行业PMI持续位于53.0%及以上,保持了较快扩张。

  Q3:当前制造业景气程度是否承压?

  A3:“综合来看,7月份生产保持适度增长,市场需求平稳扩张,出口未见明显下滑,企业成本压力趋于化解,经济韧性较好。但也应注意到,PMI连续两个月环比回落,且都低于去年同期,21个行业中,12个行业环比下降,6个行业低于50%,显示当前制造业景气程度承压。”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表示,目前国家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行业发展,同时开拓国际新市场优化出口结构,为下半年的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开局。

  Q4:钢铁行业走势如何?

  A4:目前钢厂生产保持旺盛。7月份钢铁行业生产指数为56.7%,环比上升4.2个百分点。数据显示,7月份钢企备货意愿较强,整体生产旺盛,市场供给较足。7月上旬重点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97.44万吨,旬环比增长0.99%。

  此前钢厂成本过快上升的情况,目前已有所缓解。7月份,钢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6.2%,环比大幅回落6个百分点,但仍处于相对高位。据“西本新干线”的监测数据,截至7月30日,山西地区二级焦炭价格为每吨1850元,较上月末下跌300元。不过,进口铁矿石价格还是有所上涨。

  相关指数报告分析认为,7月份国内钢市淡季不淡,生产端保持旺盛,接单明显增加,产成品库存继续减少,市场价格有所上升。短期内钢市供需紧平衡的格局仍将持续。

  Q5:非制造业PMI是否保持增长?

  A5: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0%,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虽然处于今年来的最低点,但连续11个月保持在54.0%及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在非制造业PMI各单项指数中,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和从业人员指数环比有所上升,升幅在0.4个至1.4个百分点之间;存货、供应商配送时间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有所下降,降幅在0.3个至0.8个百分点之间。

    更多内容请查看“经点问答”专栏

    http://finance.ce.cn/sub/ybnzt/jdwd/index.shtml

(责任编辑:马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经点问答:7月PMI数据出炉,制造业景气程度是否承压?

2018-08-01 10:3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7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0%,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那么,从PMI数据来看,实体经济是否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当前制造业景气程度是否承压?非制造业PMI是否保持增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为网友详细解答。

  Q1:实体经济是否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A1:7月份,制造业PMI为51.2%,虽然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比临界点高1.2个百分点,且连续5个月位于51%以上,持续处在相对稳定的景气区间,表明当前制造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说,当前制造业PMI已经连续22个月在扩张区间波动,整体运行平稳。下半年,需要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制造业生产和投资带来的影响。

  Q2:相较上月,哪些指标出现变化?

  A2: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新出口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有所上升,升幅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其余8个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采购量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生产活动预期指数降幅超过了1个百分点。

  7月份,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2.4%,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总体1.2个百分点。从行业大类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行业PMI持续位于53.0%及以上,保持了较快扩张。

  Q3:当前制造业景气程度是否承压?

  A3:“综合来看,7月份生产保持适度增长,市场需求平稳扩张,出口未见明显下滑,企业成本压力趋于化解,经济韧性较好。但也应注意到,PMI连续两个月环比回落,且都低于去年同期,21个行业中,12个行业环比下降,6个行业低于50%,显示当前制造业景气程度承压。”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表示,目前国家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行业发展,同时开拓国际新市场优化出口结构,为下半年的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开局。

  Q4:钢铁行业走势如何?

  A4:目前钢厂生产保持旺盛。7月份钢铁行业生产指数为56.7%,环比上升4.2个百分点。数据显示,7月份钢企备货意愿较强,整体生产旺盛,市场供给较足。7月上旬重点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97.44万吨,旬环比增长0.99%。

  此前钢厂成本过快上升的情况,目前已有所缓解。7月份,钢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6.2%,环比大幅回落6个百分点,但仍处于相对高位。据“西本新干线”的监测数据,截至7月30日,山西地区二级焦炭价格为每吨1850元,较上月末下跌300元。不过,进口铁矿石价格还是有所上涨。

  相关指数报告分析认为,7月份国内钢市淡季不淡,生产端保持旺盛,接单明显增加,产成品库存继续减少,市场价格有所上升。短期内钢市供需紧平衡的格局仍将持续。

  Q5:非制造业PMI是否保持增长?

  A5: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0%,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虽然处于今年来的最低点,但连续11个月保持在54.0%及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在非制造业PMI各单项指数中,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和从业人员指数环比有所上升,升幅在0.4个至1.4个百分点之间;存货、供应商配送时间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有所下降,降幅在0.3个至0.8个百分点之间。

    更多内容请查看“经点问答”专栏

    http://finance.ce.cn/sub/ybnzt/jdwd/index.shtml

(责任编辑:马欣)

查看余下全文